缩略图

小班科学活动趣味化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

陈冬梅

杭州市萧山区新塘中心幼儿园311201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影响,要求幼儿园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向着趣味化的方向进展,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小班科学活动趣味化教学模式探索为例,借助游戏化和互动性等方式,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并且,保证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为幼儿老师教学方案的优化提供助力,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落实提供助力。

关键词:科学活动;小班儿童;趣味化教学

在幼儿教育之中,科学活动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传统教学方式应用过程中,以抽象理论为主,无法有效培养幼儿的兴趣,使得幼儿教学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设想[1]。所以,要寻找更优的教育方案。其中趣味化教学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借助游戏、讲述故事和动手试验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的科学活动,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帮助儿童掌握复杂的科学概念,以此保证幼儿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由性

在幼儿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当实施科学活动的时候,要发现其中的学习兴趣,提高儿童的科学知识掌握能力。在实际幼儿园教学的活动,因为幼儿年龄不同,教学的内容也不同。所以,当面对幼儿园小班儿童的时候,其生活经验缺少,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当开展科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容易接受,且浅显易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2]。并且与科学教学活动进行结合,让儿童处于特定的学习环境,调动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另外,老师将适合小班儿童特征的科学课程与游戏的方式相结合,用这种简单、容易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愉快地进行科学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愉快中进行科学研究,转变其“严肃性”,把科学活动的教学方式,变成一种趣味化的教育,从而实现“寓教于乐”。

比如,在让幼儿开展《吹泡泡》的科学活动的时候,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讲解,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的吹泡泡材料,让幼儿进行合理的尝试。通过尝试之后,得出要想吹出泡泡,要使用采用小孔或者裂缝的材料。在游戏活动应用的过程中,让幼儿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更容易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以此体现趣味化教学的魅力,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借助故事讲述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任何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东西,都会让幼儿进行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和创作。老师在进行科技教育时,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这从最基本的角度保证了孩子的主导地位,为孩子们提供了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来看,小班幼儿本身的注意力十分分散,无法进行稳定性的教学。所以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儿童喜欢的东西上,用一些动态的、直观的、形象的图片和录像或者科学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确保幼儿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探索水的奥秘》这个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准备透明容器、不同材料和颜料以及滴管等物质。然后为幼儿讲解《小水滴的冒险之旅》的小故事,告知小水滴从云朵上跳下来,之后进入河流、湖泊,流入大海的一个奇妙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展示水的基本特性,如溶解性、流动性等。并且结合故事情节的持续发展,带领幼儿进入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之后,进行实际操作环境,让幼儿开展简单的实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为幼儿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实验教学的进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要想保证幼儿科学活动的趣味化教学效果,要重视实验教育的进行,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从教材的宽度和深度两方面入手,增强教材的操作性,尽量采用变化较大的教材,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环境,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实际动手的机会[3]。

例如,在进行《颜色变变变》的科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受“颜色的变化”,可以将各种材料的纸张、油漆等都准备好,让幼儿在做这些事情之前,老师要提出相应问题,当颜色充分结合之后,可能会变成什么颜色。在幼儿猜想之后,让幼儿进行大胆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既可以体验“玩色”的快乐,又可以探索色彩结合的奥秘,也可以体验到实验的快乐与满足。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科学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制定不同措施的教学方式,把趣味元素融入科学教育之中,更好地培养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游戏、故事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保证幼儿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为教学活动的创新提供助力,组建充满趣味的科学活动学习氛围,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钟莲瑛.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指导策略——以大班科学区活动“斜坡滚物”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25,(1):50-51.

[2]周小娟.巧用“生活中”现象开展幼儿园小班科学探究活动[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47):40-41.

[3]周红艳.浅谈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趣味化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4,(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