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形状与几何板块知识结构探析

作者

黄亭

白塘中心小学414400

在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是关键也是难题,主要由于图形和几何知识内容多,知识点碎,很难建立一个全面的认识框架。在小学数学形状和几何板块教学中,对形状的理解、形体与尺寸、形状的变化和对形状的运用四大内容都是教学要点。图像和几何领域的课程首先是使学习者可以完整的理解图像,掌握图案的实质,同时可以借助动手作业来达到形象的认识。接下来,我将从思维导图方面来阐述小学数学的基本形状和几何板块等知识结构。

一、图形的认识

图像的理解是学生掌握形状和几何的一个关键也是难点。图象的理解可以分为数和形二方面,数和形中间是互为关系的,数形紧密结合是理解图象的主要方法,同时数形紧密结合又是求解的主要途径。在这些知识点中,我们还可通过思维导图来整理学习框架,如下图示:

第一阶段主要是让孩子进行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移一移等活动来认识图画。这一阶段将重点利用对物品的仔细观察和动作来认识图形,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学习者的感性认识,为下一阶段的练习打好了基础。

第二阶段重点在于使学习者能认识并把握平面图像与立体图像的性质、比例关系及其它们间的转换。

第三阶段主要是利用拼搭来认识图形。

二、形状与大小

在图形与几何模块中,重点包括形体的识别与尺寸的计算,形体和尺寸是图形与几何模块的关键。在小学数学中,对于形体比较的认识主要包括形状的形态特征、形状的单元周长等,而对于容积比较主要包括单元容积(立方厘米)、周长单元(米)和容积单元(平方公分)等。在孩子认知形状的大小时,老师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载体,帮助孩子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在课堂,老师们可以通过思考导图来协助孩子整理重难点内容,在头脑中建立一条相对清晰的脉络,孩子也能够在这种逻辑下完成对重难点内容的掌握与积累。例如,在掌握形状的特点后,老师可引导孩子运用思维导图来总结形状特点,比如一条圆是一个方块、一根线是一个直线等。而在掌握了体积的长度等概念后,老师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协助孩子们总结知识点,比如有多少个方块、多少段线段等等。

三、图形的变换

在小学数学中,图像的转换是图像和几何领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形状的变化,大致包括了平移、转动、翻折三大类。所谓平移就是说指形状的方位进行了改变,如将二块方向完全相同的圆形所围成的形状,叫做平移;转动就是指图形进行了转动,如将一个长方形转动为正方形叫做转动;翻折则是指将形状进行了对折,如将一长方形对折为正方形叫做翻折。

在课堂上,老师可直接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完成课堂教学。以“平移”为例,老师应该首先指导孩子们利用思考导图理解物体平移的内涵与含义,接着引导他们针对该知识点进行思考导图。例如,老师可以指导孩子画出将一个正方形平移之后成为的另一个长方形,并且引导孩子思考如果将这个正方形平移后还能够成为哪些形式的方块,比如能够成为正方形、长方形、椭圆或三角形,等等。在制作思考导图的流程中,他们对主要知识点做了连接,并对时间平移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图形的应用

图像的运用是借助图像相互的结合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所以图像运用学习是制图和几何板块课程中的重要,也是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首先引导他们运用思维导图来总结所学知识点,然后通过知识点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状况,指导他们运用已有能力来处理具体问题。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节课中,我们可以通过三角形的角和定理来算出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60°,这样就可以迅速解决出这种问题。

在小学几何形状和几何板块中,形状与颜色、造型与变化、形状的运用和形状的发展便是重点知识点了,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上述知识点为主线,围绕着上述知识点来进行教育,使孩子可以充分了解有关知识点。

五、学习总结

经过思维导图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数学形状和几何板块中的知识点可以包括四大部分:形状的理解、形体与尺寸、形状的变化和形状的运用。

在图形和几何领域内,老师们在课堂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老师在授课中要充分地利用实物、多媒体技术等方式,使学习者亲自体验了将具体问题抽象演绎为模型,并加以了解和应用的流程。

2.他们应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必要的探索,多引导他们勇于猜想,勇于追问,深入探索。

3.通过动手作业,让学习者初步认识图像、感知图像,同时利用思考导图把抽象的概念系统化、表象化。

4.要在课堂上多为他们创造动手作业的时间,引导他们利用动手作业来探究问题,培养他们通过观察、研究和解决问题。

5.老师应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引导孩子参与到活动当中。

6.要积极丰富课堂教学,让他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现实难题。

六、课堂练习

课堂教学训练是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是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状况的反映,也是老师掌握学员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了解状况与使用状况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训练,可采用课前预习、课堂练习以至课后复习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夯实所学的基本知识点。

在形状与几何学部分课程中,要帮助学习者认识形状的实质,了解形状的基本特征与规律,了解到形状和几何学中所潜藏着丰富的几何观念,以及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处理的问题。经过对思维导图的整理,能够使学习者比较明确地了解到主要知识点互相关系的内部紧密联系,进而能够更好地把握主要知识点。

七、结语

图像与几何学板块的任务就是帮助学习者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初步的数学知识,可以利用动手作业来实现形象的认识,了解图像和几何学的有关理论,学会从图像向几何学的过渡。这就要求老师可以制定出合理、切实可行、操作性好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孩子了解数字和几何板块内容。

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整合知识结构,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思维架构,有利于学习者在思维中建立学习网络图,让形状和几何板块认识更为科学。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对图形和几何领域的所有知识点都按照解决问题的方式加以划分,进而按照不同知识点的相互关联加以发展。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巧之后,老师即可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加以训练,通过训练进一步地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同时训练进程中还可有助于老师找到问题、解决,以便进一步提升课堂效果与质量。

因为自身能力限制,文章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思想和见解还具有一些漏洞和不足,需要老师在日后的授课中加以不断完善。同时我也期待大家可以提供意见与建议,并支持我不断完善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