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认同感提升的微观研究
王芷杨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412200
一、引言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机构,其职工尤其是临床医生与护士,承担着繁重的诊疗与护理任务。然而,医患关系复杂、工作强度高,以及社会对医疗行业的高期望,令部分医护人员产生职业倦怠或自我定位模糊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职工重新审视“医者仁心”的内涵,并树立与岗位相符的职业认同感,就显得极具现实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
已有研究指出,医院的管理不仅包括业务培训与质量考核,也需要关注医护人员的职业使命感与整体精神风貌。一些学者强调在新医改背景下,医护人员面临多种压力,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作为柔性管理手段,为医院构建“人文关怀”的氛围提供助力。
(二)职业认同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职业认同感通常被定义为个人对自身职业地位与价值的自我认可程度。对医生和护士而言,职业认同感往往与自身在临床工作中的成就感、安全感和社会尊重度息息相关。前人研究表明,外在环境(如工作环境、人际氛围)与内在心理(如道德理念、职业成就需求)共同影响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1]。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量化和质性角度探索医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笔者选择某三甲医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行政科室共计 150 名职工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 10 名医生、护士代表做半结构化访谈。
(三)数据分析
将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主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满意度、职业认同度以及对应的工作表现评价。访谈数据则整理为若干主题,与问卷结果进行比对和补充。
四、结果与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问题
数据表明,约 35% 的医护人员认为医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较为
单一,主要依赖会议宣讲或文件传达,缺少切合医务工作实际的互动环节。另外,个别年轻职工表示工作节奏很紧,不希望占用太多时间去听传统化的“讲道理”,更愿意在轻松氛围下接受针对性更高的教育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认同感的积极影响
尽管在形式上有待优化,但超过 70% 的受访者承认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医生强化职业价值认知。有人提到,当医院领导或上级部门在会议上反复强调医者使命,并结合临床一线的榜样案例,医生的内心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升腾”。尤其是新入职医生在看到了资深专家甘于奉献、细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的故事后,往往会对自己职业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增强坚持下去的动力[2]。
(三)访谈中的典型观点
有护士表示,医院偶尔举行的主题党日活动或道德讲堂,让她对同行业前辈的敬业精神大受感动;而访谈中有医生认为,平时苦恼于医闹等负面情绪,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给出情感支持或应对策略时,就更能带来心理抚慰。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若与职工现状紧密结合,确实能够扭转负面情绪、提升职业认同感。
五、结论
医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认同感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但前提是教育方式需要灵活多样,并尽量围绕医护人员的工作与心理需求展开。若只是机械地灌输政治理论,难以起到理想作用,基于此,本文建议:
1. 建立互动式政工模式。可采用座谈、案例研讨、实地走访病房等方式,让职工交流真实感受。2.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院文化建设融合。可在科室墙面或宣传手册中加入仁心医德的典型事迹,让职工潜移默化地接受正面引导。3. 为新老员工搭建“传帮带”平台,让资深专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现身说法,帮助年轻人稳步树立职业理想。4. 针对重点人员或易出问题领域(如急诊科、ICU),加强有温度的心理疏导与宣教,使其获得更深的职业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彭佑红 . 新形势下医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J]. 中外交流 , 2019.
[2] 陆晓芬 . 新常态下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 [J]. 中国军转民 , 2024(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