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气工程的新能源发电系统优化与并网技术研究
胥坤跃
重庆科技大学 400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电气工程领域中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优化与并网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首先概述了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类型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接着本文深入探讨了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优化策略,包括储能技术、智能调度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同时本文还研究了新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如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技术、安稳控制系统和能量优化调度策略,最后总结了新能源发电系统优化与并网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新能源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电力系统优化;并网技术;储能技术;智能电网调度
引言:在21世纪,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化石能源资源的枯竭,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电气工程作为能源转换和传输的核心领域,面临着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带来的诸多挑战,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研究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优化与并网技术,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类型与特点
(一)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太阳能发电系统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但其发电效率受天气条件、光照强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分为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适用于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应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则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光转化为热能,再通过热机发电,适用于大规模集中式发电【1】。
(二)风能发电系统
风能发电是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风能发电系统具有资源丰富、运行维护简单等优点,但其发电功率受风速、风向和空气密度等因素的影响,风能发电系统主要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风力发电设备,适用于各种风速条件下的发电,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则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城市、山区等复杂环境下的发电。
(三)其他新能源发电系统
除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新能源发电系统,潮汐能发电利用潮汐涨落产生的能量进行发电,适用于海岸线附近的地区,地热能发电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进行发电,适用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生物质能发电则利用生物质燃料进行燃烧发电,适用于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的利用。
二、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一)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其发电功率的波动会导致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的波动,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此外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接入还会改变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对电力系统的输电能力和电网结构提出新的要求【2】。
(二)对电力系统调度的影响
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的调度产生了新的挑战,传统电力系统的调度主要基于火电、水电等传统能源的发电特性进行,而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受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电力系统的调度需要考虑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发电特性,采用智能调度等技术手段进行实时调度和优化。
(三)对电力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也产生了影响,一方面,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建设和运维成本较高,需要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接入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有利于电力系统的长期发展。
三、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优化策略
(一)储能技术的应用
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电系统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储能设备可以将新能源发电系统产生的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进行释放,从而平衡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其中电池储能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应用,抽水蓄能则具有储能容量大、储能时间长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集中式发电。
(二)智能调度技术的应用
智能调度技术是新能源发电系统优化的另一重要手段,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和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采用先进的算法和优化模型进行实时调度和优化,智能调度技术可以实现对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精确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此外智能调度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故障预测和故障恢复,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
分布式发电技术是将新能源发电系统分散安装在用户侧或配电网附近,与公共电网一起为用户提供电能的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分布式发电技术还可以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和利用,提高新能源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常见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3】。
四、新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
(一)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技术
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技术是新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采用适当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从而保持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技术可以采用自动发电量控制技术、电压无功功率自动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
(二)安稳控制系统的应用
安稳控制系统是新能源并网的重要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安稳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安稳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三)能量优化调度策略
能量优化调度策略是新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能量优化调度策略可以实现对新能源发电系统和传统能源发电系统的协调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能量优化调度策略可以采用基于多目标优化、随机优化等技术手段实现,考虑到负荷频率条件以及风、光等新能源的随机性特点,对新能源并网系统进行多时间尺度能量的优化调度【4】。
结论:
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优化与并网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探讨了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类型与特点、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优化策略以及新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通过储能技术、智能调度技术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优化和并网。同时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技术、安稳控制系统和能量优化调度策略等关键技术也是新能源并网的重要保障措施,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优化与并网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为实现清洁低碳能源的目标提供更多可能性,电气工程领域应继续加强对新能源发电系统优化与并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强,刘东岐,姚利.电气工程中的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及其优化策略[J].中国高新科技, 2024(14):104-105.
[2] 孙桂卿,王其静,武凯.新能源发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与调控策略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 2024, 41(4):75-77.
[3] 电气工程.新能源并网系统在短路故障期间的小信号稳定性及控制技术研究[D]. 2023(6):2.
[4] 胡凯利,轩建举,刘智伟,等.计及并网强度最大化的新能源集群出力优化研究[J].可再生能源, 2023, 41(3):4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