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朱恩玉

榆树市新立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省榆树 130426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断的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的相关的知识内容,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转化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所具有的魅力。本文重点阐述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更好的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措施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为此,小学数学能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乎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成长。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习的相关知识内容的同时,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所具有的魅力,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一、突出学生主体,优化教学效率

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主导课堂,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相对比较被动,接受知识内容。而这种方式方法的应用,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相应的革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之中,为学生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升华知识,对知识进行理解。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轴对称的知识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采用平移旋转的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理解图形移动的方向,从而优化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在教育教学中也要注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之间加强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基于小组合作,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抽象,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如在学习简便运算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题目:看课外阅读书,第一天看了50页,第二天看了40页,这本书总共348页,最后还剩下多少页?为学生提供三种计算的方法,问学生哪一种最快捷?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平台,引导学生认真的读题,引导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在教育教学中也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做到仔细的审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在教育教学中,还要能够帮助学生仔细的观察数字之间所具有的联系,结合题目进行知识的教学,便于学生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数学思维。通过这种形式,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优化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引导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有所收获,提升教学效率,构建数学思维。

三、优化课程,提升积极主动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往往会安排非常紧凑的课程,教学节奏会比较快,但是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往往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导致教育教学效率不高,不能很好的认知和理解学习的知识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时间相对有限,很多学生对知识学习不感兴趣,或者是对知识内容不理解时,也就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会出现交头接耳或者是小动作。为此,这就需要教师要能够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安排,提升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化教育教学效果。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内容时,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利用一到二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解这部分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以此提升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然后再给学生设置具有难度的问题,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所具有的魅力。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习得更多的知识内容,优化教育教学效果,也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所具有的魅力,提升教学效率。

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而且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也会很快的遗忘,不利于教育教学效率的优化。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在巩固当中深化对知识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在学习“平均数”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在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并让学生基于所学习的知识内容,灵活的进行应用。如为学生设置如下的情景:现有5个苹果,如何平均分给两个人?以此为学生设置类似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平均数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兴趣。通过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氛围,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其中的以此优化教育教学效果,也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所具有的魅力,以此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结语

总之,在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注重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之中,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数学的学习所具有的趣味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探索相关的措施,以此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帮魁,尹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2(11):52-55.

[2]吴玉秀.小学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家长,2022(11):78-80.

[3]曹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的策略[J].学周刊,2022(11):125-127.

[4]李文苹.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