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打击乐器的分类与社会功能
林森
河南博物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民族打击乐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多样的社会功能,这些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多样的演奏方式和丰富的表现力,成为中华民族音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本文将从民族打击乐器的分类入手,探讨其在社会中的多重功能。
关键词:民族打击乐器;分类;社会功能
随着历史的推进,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种类日益丰富,制作工艺也不断精进。从先秦时期的石磬、莽皮鼓,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达卜(手鼓)、齐鼓、羯鼓,再到隋唐时期的多种鼓类乐器,每一种乐器的诞生都标志着打击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宋朝时期,锣、镲等乐器的出现更是使得打击乐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打击乐艺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民族打击乐器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民族打击乐艺术更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打击乐器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冲击,民族打击乐器的传承面临困境;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民族打击乐器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加强民族打击乐器的分类研究和社会功能探讨,对于推动其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民族打击乐器的分类
1.1按发音体分类
民族打击乐器根据其发音体的不同,可分为革鸣乐器(膜鸣乐器)和体鸣乐器两大类。
革鸣乐器(膜鸣乐器)通过敲打蒙在乐器上的皮膜或革膜发声,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鼓类乐器。鼓类乐器种类繁多,包括大鼓、小鼓、排鼓、象脚鼓等,它们不仅音色丰富,还能单独演奏或与其他乐器合奏,为音乐增添节奏感和动力。
体鸣乐器则是通过敲打乐器本体发声,如钟、木鱼、锣、钹、铃等。体鸣乐器中,既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也有无固定音高的乐器如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这些乐器在演奏中既能展现清晰的旋律和和声,又能通过节奏感和动感的表达增强音乐的感染力。
1.2按材质分类
民族打击乐器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还可分为响铜类、响木类和皮革类。
响铜类:如大锣、小锣、芒锣、云锣等,这些乐器的声音清脆、响亮,常用于表达欢快的情绪和氛围。 响木类:包括板、梆子、木鱼等,它们的音色柔和、温暖,为音乐增添宁静和安详的氛围。皮革类:如大小鼓、板鼓、排鼓等,以其浑厚、深沉的音色,为音乐提供坚实的节奏基础。
1.3按乐器性能分类
从乐器性能的角度,民族打击乐器可分为鼓类、锣类、钹类和板类四种。鼓类:如腰鼓、两杖鼓、渔鼓、大堂鼓等,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具有丰富的种类和音色。锣类:分脐锣、无脐锣与凸锣三类,如大锣、小锣、斗锣、云锣等,在戏曲、歌舞等场合广泛应用。钹类:如大钹、小钹、双光钹等,是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在地方音乐和管弦乐队中应用广泛。板类:如拍板、木鱼、梆子等,是木制类打击乐器的代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2民族打击乐器的社会功能
民族打击乐器,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功能。它们不仅在音乐演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还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2.1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打击乐器是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直接体现,它们通过独特的音色、节奏和演奏方式,传递着各民族的历史、信仰、风俗和情感。每一种打击乐器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藏族的铃鼓、傣族的象脚鼓等,它们不仅是音乐演奏的工具,更是民族文化的象征。通过演奏和传承这些乐器,人们得以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2.2社会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族社会中,打击乐器常常在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社会仪式中被使用。它们不仅能够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还能够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以及传递特定的文化信息。例如,在藏族的婚礼中,铃鼓的演奏不仅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还寓意着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在傣族的泼水节中,象脚鼓的激昂鼓点则象征着节日的热烈和欢快,这些仪式性的演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加深了民族间的情感交流和文化认同。
2.3社交与情感交流的媒介
民族打击乐器在社交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常常通过演奏打击乐器来交流和表达情感,如邀请客人、表达感谢、庆祝丰收等。在一些民族地区,打击乐器的演奏甚至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交方式,人们通过合奏、对奏等形式,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这种基于音乐的社交方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还促进了民族间的和谐共处和文化交流。
2.4教育与传承的功能
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往往需要特定的技巧和动作,这些技巧和动作的传承往往是通过师徒制或家族传承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将自己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得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年轻一代学习和演奏打击乐器,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教育与传承的功能,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2.5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旅游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民族打击乐器也逐渐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民族地区通过举办音乐节、舞蹈表演等活动,展示当地的打击乐器和音乐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打击乐器也成为了旅游纪念品和文化商品的代表,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打击乐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多样的分类和丰富的表现力,还在社会中发挥着文化传承、社会活动、音乐教育和艺术创作等多重功能。我们应该加强对民族打击乐器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推广和传播其独特的音乐文化价值,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田金峰. 浅谈民族打击乐器在地方戏曲中的结合与运用[J]. 戏剧之家,2022(27):37-39.
[2]李玉芳. 民族打击乐器——木鱼的特点、制作工艺与声学原理探究[J]. 音乐鉴赏,2023(3):99-101.
[3]卢加. 民族打击乐器排鼓的触击技巧与声音特点[J]. 美眉,2023(9):244-246.
[4]卢龙春. 民族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家庭教育研究,2023(9):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