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增值工程发展战略
王春阳
公主岭市响水镇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农产品贮藏、保鲜以及加工是农业经济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农户贮藏技术落后,加工产品单一,影响到农产品增值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农产品贮藏、保鲜以及加工三个方面分析了增值工程建设。以期能够积极推动农产品增值发展,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产地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增值
引言:产地农产品贮藏、保鲜以及加工增值作为农业重要研究方向,为了支持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更需要关注农产品增值工程,实现农业的健康发展,让现代化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抓手,积极推动乡村事业建设。因此本文针对农产品贮藏保鲜以及加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扩大农产品加工规模,支持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产地农产品贮藏发展战略
如今我国粮库储存技术发展完善,在干燥处理、仓储等环节上达到了较高水平,能够保证粮食品质。但我国各地区农户贮藏保鲜技术发展有限,在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我国马铃薯有60%以上由农户自行贮藏,多采取堆放法、土埋法等方式,虽然简单方便,但由于马铃薯含水量高,具有较强呼吸作用,对于贮藏条件相对苛刻,传统贮藏方法无法控制温湿度,且通风效果不高,更容易出现微生物侵袭,出现发芽、失水、腐烂等问题,严重时损耗可能达到40%。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全世界种植面积的40%,目前近70%的苹果收获后由农户自行储存,多采取机械通风、原始通风或者建贮藏库进行贮藏,损失率达到15%。受到储存条件的影响,造成苹果在储存过程中极容易发生腐烂以及绵化。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对农产品的贮藏管理,尤其是高附加价值、经济价值高、易腐蚀的农产品,更需要应用先进农产品贮藏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价值。政府部门、农业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应当建立合作,对农户积极提供农产品仓储技术上的指导[1]。政府部门应积极对农户提供仓储技术指导,充分帮助农户连接资源,主动向广大农户推广科学的仓储设备和技术,提高农户对于仓储技术的应用。龙头企业拥有农产品贮藏技术和设备的资源优势,可以提供付费服务,向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设备租赁,转让弃用设备,充分发挥出技术和设备资源的优势,能够让农户得到更多元的支持。农业合作社则需要积极连接资源,在政府部门扶持和经济支持下,可以采购农产品仓储设备,引进贮藏技术,为农户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充分利用农业合作社的功能,引导农户更加重视农产品贮藏管理,接受科学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展开科学贮藏,为农户提高农产品收益奠定基础。
二、产地农产品保鲜发展战略
农产品保鲜是支持农产品增值的基础,针对不同农产品采取不同的保鲜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对于粮食产品,主要采取干燥处理,预防粮食发霉变质等问题,延长粮食保质期。对于果蔬产品,由于含水量高,呼吸代谢旺盛,更容易出现腐败变质问题,如胡萝卜、白菜等蔬菜,收获后主要通过堆放、冷窖等方式贮藏,不仅造成产品品质变差,更增加了农产品搬运损耗。果蔬产品保鲜难度较高,更依赖于物流链建设减少损失,或采取真空冷冻储存、深加工处理等进行储存。很多果蔬采取干制保鲜处理,如枸杞、葡萄、红枣等果蔬,经过干制处理后才能进行销售运输。上述很多果蔬制干处理主要通过农户加工处理,主要通过露天暴晒、土法烘干以及烘干设备加工处理。由于露天暴晒容易受到阴雨天气影响,发生霉变问题,晒干过程中容易被蚊蝇昆虫污染,影响到产品质量。因此很多农户选择蒸煮炉、蜂窝煤以及简易棚户等设施,对果蔬进行干制加工处理。
在农产品加工处理上,需要积极研发农产品类型,保证产品质量,积极推出符合产品标准的加工产品。应深入研究加工工艺是否破坏农产品营养成分,加工技术对于农产品成分以及营养素产生的影响,分析生化作用,更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价值。以奉节脐橙为例,脐橙保鲜时间短,容易腐坏和脱水,可积极对脐橙产品进行研发,扩大再加工产业链[2]。如积极研发脐橙汁、脐橙精油、浓缩果汁等产品,可选择残次果作为原材料深度加工,提高脐橙利用率。同时也可积极研发脐橙罐头、脐橙酒、保健品等产品,进一步提高脐橙加工产品价值,扩大脐橙产业链。
三、产地农产品加工增值发展战略
(一)推动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规模化发展
农产品加工的发展需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以及设备,对加工生产模式进行改进,应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生产,从内部生产开展调整,同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监管生产加工质量,从原材料处理到产品销售全程展开质量监管。农产品应灵活应用浓缩发酵技术、真空冷冻技术、超微粉碎技术、流体萃取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农产品加工种类进行创新,丰富农产品加工形式。各地区应积极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在财政补贴、科研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经济和政策的支持,在宏观上支持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和升级。并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让农产品加工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积极研发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设备,在技术层面上给予支持,促进先进加工技术的应用推广。
(二)完善农产品产销网络
在政府部门引导下,积极联合农业企业建设一体化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之间、品种之间进行对接,企业可以在服务平台上建设产业链,扩大销售渠道,推动市场信息和资源的流动,提高农产品加工发展速度。同时要建设产地企业联盟,充分发挥出产地主体优势,完善产地市场网络,并积极推动产品品牌建设。企业积极建设行业协会,选择优质经销商以及加工企业参与,先成立领先企业联盟,以当地产品市场为基础建设农产品网络体系,不断培育农产品加工质量高、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将低质农产品企业淘汰,推动产销网络的完善。并深耕目标市场,充分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对于产品的需要[3]。如黄松甸黑木耳,在大型超市、蔬菜商店、网店等不同市场对应着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于蔬菜商店而言,面向大众消费者群体,需要以可以接受价格采购对应档次的黑木耳,线下采购更能提高消费者黏度。在大型商超市场,消费者群体更看重品质和包装,应以质论价,提高产品包装美观度,充分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通过对目标市场的针对性销售,更有利于符合消费者差异化购物需求,从而形成更为完善的销售网络,更有利于巩固消费者基础,提高市场影响力。
(三)积极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农产品加工增值发展更依赖于产品品牌建设,通过提高农产品品牌价值能够推动农产品增值。以产地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农产品产业协会,并建设品牌运营中心,进行品牌推广培育。产业协会负责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培养,提高企业品牌意识,积极打造本土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首先需要积极建设地区品牌,以五常大米为例,先覆盖企业品牌,通过宣传推广扩大营销效果,并同时注意大米产品质量。再积极扶持企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并逐渐完善统一认证监管,统一进行市场推广以及营销,积极打造品牌公共属性,形成地区品牌效应,扩大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更能支持农产品可持续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在产地农产品贮藏发展中,需要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共同合作,能够在贮藏技术和设备上提供支持,促进农户采取技术手段和设备展开科学贮藏。在产地农产品保鲜发展上,针对不同农产品采取不同的保鲜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深入研究加工工艺是否破坏农产品营养成分,积极研发多种类农产品。在产地农产品加工增值发展上,需要推动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规模化发展,不断完善农产品产销网络,积极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更能推动农产品增值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建军,汪翔,陆建珍,等. 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以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23,42(01):69-73+86.
[2]刘俐,赵艳,刘玉霞,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产地仓储系统重构研究[J]. 供应链管理,2020,1(10):1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