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陆静超

昆山市锦溪中心小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实施跨学科的教学策略逐渐显现其重要性,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本文以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深入讨论如何有效地实施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助力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素养

引言:

教育界持续推行的改革,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正逐步强化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此类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还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采用苏教版教材的小学数学课程,凭借其内容的多样性和排版的灵活性,极大地支持了跨学科学习的实施。本文将通过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的具体案例,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融入跨学科学习,并提供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益的建议和思考。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

1.扩大知识范围。通过涉猎多学科的主题,能有效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将数学与语文、科学、艺术等学科相融合,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能促使他们对其他领域也有所了解,从而扩展他们的知识领域。

2.发展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学生学会从多元视角审视问题,并利用各种学科的知识来寻求解决方案,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问题解决技能。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把数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的问题解决中,从而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策略

1.精心设计主题

实施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至关重要。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为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发挥创意来构思相应的教学活动。以五年级数学课程中的“分数”单元为例,开展一个主题为“分数在日常生活比例应用”的学习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将其与如科学和艺术等其他学科相融合。例如,学生探索和记录家庭用品的大小比例,并用分数来表示这些比例。进一步的话,他们还可以通过绘画或制作手工,来创造性地表达这些比例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又能通过实践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如以一次“分数与日常生活比例”的主题学习活动为例,班中的小张同学对他家中用餐区域的家具尺寸进行了调查。他记录下了餐桌高80cm,椅子高60cm。基于这些数据,小张计算出椅子的高度是餐桌高度的3/4。之后,他在纸上用画笔精确地勾勒出了这些家具的形状,并按照实际比例尺寸画出了图像。这个过程,不仅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了分数的应用,还锻炼了他的绘图技巧。完成作品后,小张在班上展示了他的图画,并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调研经历及其心得。此项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感知,也增强了他们感受数学之美的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小张和他的同学们体会到了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更理解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这样的课堂活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其对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

2.融合学科知识

在实施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点,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各领域的共同进步。如针对小学四年级学习数学的“面积”这一单元,可以构思一个与建筑设计相关的教学项目。这样的项目,不仅包含数学计算,还融入了科学和艺术元素。学生将通过实际测量空间面积、设计房间布局以及使用绘图工具(如画笔或设计软件),来绘制房间平面图来深入学习。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空间理解力和创意设计能力。

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面积与建筑布局” 的课程活动,要求学生对自家的客厅进行了一番精细的测量和设计改造。第一步,准确地测量出了客厅的尺寸,包括长度与宽度,并据此计算了具体面积。第二步,利用网络资源,深入学习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及流行的布局策略,掌握了如何根据空间大小与实际用途进行有效的空间规划。第三步,动手在纸上绘制了一份客厅的布局图,精心安排了沙发、电视、茶几以及装饰用的绿植的位置。通过整个设计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应用数学技能来处理面积问题,还融合了科技和艺术元素来完成设计,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及多学科融合学习的热情。

3.创新教学方法

在实施跨学科教学时,教师应积极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如项目导向和探索性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发性。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本中的“周长”单元为例,教师策划一个围绕“周长与学校绿化”主题的课程。这种教学活动将数学与环保及科学知识相融合。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测量学校绿化区的周长,并研究其对学校环境的贡献,他们还将设计改善绿化区的方案,并利用实际材料制作模型以供展示。此类跨学科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准确计算周长,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对环保的认识和团队合作技能。

如教师组织了一次以“校园绿化效率提升”为主题的活动,要求大家分组探讨学校内各个绿化区域的不同需求。通过实地测量这些绿化区的周长,学生了解到一部分绿化区域过于宽敞,耗费了过多的维护资源,而另一些则由于过于狭窄,未能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这时老师可以引导他们重新设计这些绿化带,将一些过大的区域进行缩减并重新规划,同时引入更多新的绿化区以增强绿化质量。在这个重新规划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应用了他们的数学知识去计算不同配置的周长,更结合环保理念和科学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设计。他们甚至动手制作了一个基于纸板和塑料的绿化带模型,来直观展示他们的设想。这项活动,不但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同时也深化了他们对于校园环境美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采用跨学科的主题学习策略显得尤为关键。实施这种教学方式,精心构建教学主题,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并运用创新的教学技术,已经带来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样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因此教师们应该继续扩展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确保学生能够在各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4): 44-46.

[2]黄圣贤.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路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4): 131-133.

[3]黄丽红.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24,(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