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研究
郭娜
商洛市幼儿园,陕西省商洛市 726000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更加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身心健康的培养。因此,幼儿园区域活动需要充分重视其活动环境创设,使活动材料的投放获得最有效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
引言
新时期,幼儿区域活动的主要场所应该是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环境。而开展幼儿园区域环境活动,不仅可以合理规划区域活动的设备,而且可以结合幼儿自身的爱好和基本身体状况,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区域活动。可以说,幼儿园只有做好创造环境和物质上的工作,才能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早期教育的进展。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活动材料不足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一些幼儿园教师和领导对此不够重视,导致学前教育过程中区域活动材料严重短缺。此外,面对区域活动物资不足的问题,一些幼儿园的园长没有深入的反思问题的所在,也没有通过运用更多的资金进行材料的购买。作为教学主体,学前教师不注重为孩子寻找更多的素材,也不注重为幼儿创造合适的区域活动环境。缺乏开展区域活动的环境也将影响区域幼儿活动的发展。
(二)教师材料选择方面缺乏正确性
很多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区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活动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这也直接影响幼儿区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教师在选择过程中可能会遗漏部分材料准备。当学生们想画画时,他们发现没有足够的颜色。此外,教师没有根据适当的主题使用适当的区域活动材料。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考虑的因素
(一)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在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运用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有效的保证幼儿能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所以幼儿园在区域环境的设置中,需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需求以及学习态度和思想观点,提供一些可操作性较强,趣味性较强的材料设备,这样能够更加有效的吸引幼儿,能够主动进行探索和学习。当前对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不同进行考虑,结合幼儿不同的兴趣和爱好,老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理念,要实现科学的区域情景创设教学根本避免出现形式化的教学。
(二)受到教学环境问题的影响
在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教学开展中,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十分稳定有效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并且老师要始终坚持将幼儿自身的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老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状况发挥出自身的榜样作用,并且要主动与幼儿一起,将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材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处理,将这些材料放在阳光下进行暴晒,这样更加方便幼儿后期进行使用,老师在教学开展中对于材料要格外注意,避免一切意外的发生。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策略
(一)对活动区域进行设置,善于利用班级环境地理因素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些较为相似的区域划分到相同的一个区域,我们就拿美工区和阅读区来进行说明,就像这样的活动区域,孩子们就需要集中精力以及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这样才能让幼儿处在一个非常舒服的氛围当中。再比如说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更大的环境面积,这样才能使幼儿进行更加充分的活动,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对活动区域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将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考虑其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班级的地理面积让师生共同商议,并且合理采用灵活的设置方式,从而建设出更加丰富多彩以及自由的活动区域。
(二)对活动区域进行设置,)充分利用特定的空间
在活动室四周展示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和照片或者为孩子制作作品。在活动室的周围,老师可以利用一些空间,并且根据季节的实际变化情况以及主题活动的变化,要让孩子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布置周围的环境。孩子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在区域活动开展中的感受,并且要自由的选择表现的形式,共同装扮活动区。
(三)遵循区域设置性的规则原理,寻找不同需求的平衡点
首先,色彩协调搭配区域设置,在颜色应用中暖色第二会使人兴奋,而冷色调则反,之所以幼儿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会受到色彩左右,因此老师要重视对区域颜色进行选择,根据性质不同也要选择不同的色彩。比如在比较安静的图书和其类的相关教学区域,老师可以利用一些灰色冷色系调,在音乐区域,老师可以利用暖色系,包括粉色和橙色等。其次,对区域活动设置难易程度以及不同的活动量,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幼儿,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比较单纯的环境,这样更加容易接受,比如一个塑料瓶或者一个小桶这些比较单纯的玩具,但如果将这些玩具配合压力阀和接力管就组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学习环境。功能复杂和单纯这些都不利于幼儿开展学习,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因此老师需要提供平衡高低活动量的器材和空间。提供高的活动量,并且要有大肌肉运动的空间。
四、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策略
(一)结合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投放材料
在当前幼儿园开展活动教学中,兴趣是指引幼儿活动的根本源泉,也是根本动力,可以更加有效的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在区域活动开始之前,要提前准备好材料,任何材料都存在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理念,所以老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对材料的投放,及时控制材料进行适当的添加或者删减,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材料自身的教育价值。
此外,教育工作人员需要添加材料。对材料进行添加是在原有材料的应用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添加,这样可以使幼儿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更加适应新的玩法,并且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分析。对于一些大班的学生,在教学区域的教学活动开展应用中,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五颜六色的纽扣,鼓励幼儿开展相关分类活动,并且要帮助幼儿按照纽扣颜色进行分类数数。
(二)在教学开展应用中,老师要结合主题投放相关材料
在幼儿园开展主题性区域教学活动应用时,老师要保证投放的材料足够的丰富和多彩,这样更加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主观性。
例如,在以发芽为主题的区域教学活动开展中,豌豆、胡豆和黄豆,这些都能够有效的吸引幼儿们的学习注意力。所以老师可以在美工区域投放彩色豆豆,这些都可以成为绘画的素材,并且老师要将各种颜色和形状大小不同的豆子粘贴在一块,这样能够形成一副更完美多彩的图案。在区域活动开展中,语言区域,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分享一些关于豆子的童话故事,比如关于《豌豆公主》,这样更加有效的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豆子的故事。老师可以在生活区域,为学生提供一些碗筷儿和日常吃的食物素材,老师也要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多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开展相关区域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幼儿区域活动开展中环境的创设,提升材料投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提升幼儿自主性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变化和发展的特点,掌握材料的重要价值,科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参考文献
[1]施应应.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J].读写算,2022(08):61-63.
[2]王冬梅.探究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J].考试周刊,2021(67):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