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王继娜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10
摘要: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图书馆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旅游资源逐渐受到关注。本文聚焦于文旅融合视域下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析了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与价值,探讨了当前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旨在推动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一、引言
文旅融合是当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场所,拥有海量的文献资源、独特的建筑风格、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专业的文化服务,这些都构成了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入研究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不仅有助于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升其社会影响力,还能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与价值
2.1 资源类型
文献资源:图书馆收藏的古籍善本、地方文献、特色专题文献等是其核心文化旅游资源。古籍善本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如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永乐大典》残卷,吸引着众多文化爱好者和学者前来观赏研究。地方文献则反映了特定区域的历史、地理、民俗等,为游客了解当地文化提供了丰富素材,例如一些地方图书馆收藏的本地县志、族谱等。
建筑与空间资源:许多图书馆的建筑本身就是艺术杰作,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如苏州图书馆新馆,融合了江南水乡的建筑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图书馆内部的空间布局、阅读环境也独具魅力,一些图书馆设置的特色阅读区域,如古籍阅览室、儿童阅读区等,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文化活动资源:图书馆举办的讲座、展览、读书分享会、文化体验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些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与文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如故宫博物院与一些图书馆合作举办的书画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专业服务资源: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为游客提供专业的文化讲解、文献检索指导等服务。这些服务不仅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图书馆资源,还能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如在一些图书馆开展的古籍修复技艺展示与讲解活动中,馆员向游客介绍古籍修复的流程和技巧,让游客深入了解这一传统技艺。
2.2 价值体现
文化价值: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能够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古籍文献的展示与解读,使古老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文化活动的举办,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旅游价值:图书馆作为文化旅游目的地,能够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与传统旅游景点不同,图书馆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深度文化体验的旅游方式,满足了游客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同时,图书馆的文化旅游资源还能与周边旅游资源形成互补,共同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
社会价值: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提升城市或地区的文化形象和知名度。一个拥有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并有效开发利用的图书馆,能够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吸引投资和人才,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图书馆开展的文化旅游活动还能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
三、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开发意识不足
部分图书馆对自身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够充分,缺乏主动开发的意识。仍然将主要精力放在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上,没有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纳入图书馆的发展战略规划中。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文化旅游业务不熟悉,缺乏相关的开发经验和创新思维,难以推动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3.2 资源整合不够
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但目前存在资源分散、整合不足的问题。不同类型的资源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未能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例如,文献资源与文化活动资源未能有效结合,导致游客在参观文献展览时,缺乏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体验;图书馆与周边旅游景点、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也不够紧密,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限制了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效果。
3.3 服务配套不完善
在文化旅游服务方面,图书馆存在诸多不足。缺乏专业的旅游服务设施,如游客休息区、餐饮区、纪念品商店等配备不齐全;旅游标识系统不完善,游客在图书馆内难以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和资源;讲解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讲解员对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的了解不够深入,无法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讲解服务,影响了游客的文化旅游体验。
3.4 营销推广乏力
图书馆在文化旅游资源的营销推广方面投入不足,手段单一。多数图书馆仅通过自身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宣传覆盖面窄,影响力有限。缺乏与旅游企业、媒体等的合作,没有充分利用旅游市场的营销渠道和传播资源。此外,宣传内容和形式也较为传统,缺乏吸引力,难以激发游客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四、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4.1 强化开发意识,制定科学规划
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下,强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意识并制定科学规划势在必行。首先,图书馆应积极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与相关培训和学习活动。邀请文旅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资深人士进行讲座,分享文旅融合的前沿趋势、成功案例以及开发的有效策略。通过培训,让工作人员深入理解文旅融合不仅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简单相加,更是文化传播与旅游体验的深度融合,认识到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拓展服务功能、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激发创新思维,挖掘图书馆资源与旅游元素的结合点。与此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至关重要。要深入调研图书馆自身的馆藏特色、空间布局、文化活动优势,以及当地旅游市场的需求、游客偏好、旅游产品现状等因素。明确开发目标,如吸引特定年龄段或兴趣群体的游客,提升图书馆在区域文化旅游中的地位等;确定开发重点,比如是主打古籍文献展示,还是侧重于特色文化活动打造;规划清晰的开发步骤,从短期的资源梳理、基础建设,到中期的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再到长期的品牌塑造、可持续发展,有条不紊地推进开发工作,并将其融入图书馆的长期发展战略,确保开发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结论
文旅融合为图书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强化开发意识、整合资源、完善服务配套和创新营销推广等策略,能够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社会影响力,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图书馆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适应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为推动文化繁荣和旅游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肖海清,黄萍,旷芸,等.文旅融合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J].图书馆, 2023(7):58-67.
[2] 孙立智.文旅融合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探析——以天津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