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政教育为基石筑牢高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体系
解中效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附属医院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其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以思政教育为基石筑牢高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现状及策略,旨在为提升高校附属医院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体系
一、引言
高校附属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等多重任务,其中教学工作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在医学教育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体系,以思政教育为基石,可以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和职业理想,为其未来的医疗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这不仅符合新时代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提升高校附属医院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选择。
二、思政教育在高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
(一)培养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
医学是一门关乎生命健康的崇高职业,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仁爱之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如在临床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思考医疗伦理问题,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而成长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人才。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政教育涵盖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多个方面。在高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医疗工作环境。
(三)保障教学管理的正确方向
教学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明确的方向指引。思政教育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为高校附属医院的教学管理提供价值导向。确保教学活动紧密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展开,避免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重专业轻德育的偏差。
三、高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体系中思政教育的现状
(一)对思政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高校附属医院在教学管理中,过于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认为思政教育是软任务,对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这导致思政教育在教学计划安排、师资配备、教学资源投入等方面相对薄弱,无法与专业教学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
(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不紧密
虽然一些高校附属医院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存在 “两张皮” 现象。思政课程往往独立于专业课程之外,缺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思政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无法真正体会到思政教育对医学专业学习的指导意义。
(三)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校附属医院的教师大多以医学专业背景为主,虽然他们在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但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相对欠缺。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思政教育理论培训,难以将思政教育内容生动、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此外,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激励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附属医院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对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相对缺乏科学、全面的指标。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准确反映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提升情况,也难以对教师的思政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不利于思政教育在教学管理体系中的深入推进。
四、以思政教育为基石筑牢高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提高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附属医院的领导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将其纳入医院教学管理的整体规划。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思政教育理念和政策的学习,使全体教职员工深刻理解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加大对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政学习。
(二)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
1.优化课程设置
在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合理安排思政课程的比重,并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在解剖学课程中,可以结合医学史上的人文故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在临床实习中,通过开展病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医疗过程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2.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小组讨论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以临床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医德医风、医患沟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课程、虚拟仿真教学等,拓展思政教育的教学空间和资源。
3.编写思政融合教材
组织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共同编写具有医学特色的思政融合教材。在教材内容中,融入医学领域的先进人物事迹、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等,使教材既具有专业知识的深度,又富有思政教育的内涵。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加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4.开展师资培训
定期组织高校附属医院教师参加思政教育专项培训,邀请思政教育专家进行授课,内容包括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等。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
5.建立激励机制
设立思政教育教学专项奖励,对在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对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予以倾斜,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组建教学团队
整合医学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资源,组建跨学科的思政教育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之间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探索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7.构建多元化评价指标
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实践操作、课程论文、小组项目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结论
思政教育作为高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体系的基石,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当前思政教育在高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不断筑牢高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体系,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学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出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蒋芳凡, 姚女兆. “精准思政”视域下附属医院“大思政课”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24, 42 (20): 108-111.
[2]陈沂, 赵留庄, 王英, 马丽丽, 刚君. 多措施提升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效果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24, 42 (15): 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