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从严治党背景下纠治 “四风” 实践研究
王文婷
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834000
摘要: 本论文深入探讨了在国企从严治党背景下纠治 “四风” 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通过对 “四风” 问题在国企中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对国企发展带来的危害。结合实际案例,研究了国企在从严治党要求下,从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执纪等方面采取的有效举措,以推动国企持续健康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最后,对未来国企纠治 “四风” 工作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关键词:国企;从严治党;纠治 “四风”;实践研究
一、引言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国企必须坚决纠治 “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国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纠治 “四风” 能够促使国企领导干部和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作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四风” 问题对国企的危害
(一)损害企业形象
“四风” 问题的存在,会让国企在社会上的形象受损。公众会对国企的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产生质疑,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二)降低工作效率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会导致工作流程繁琐、决策缓慢、执行不力,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会让员工失去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阻碍企业发展
“四风” 问题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会束缚员工的思想和创造力,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会让企业陷入盲目追求享受的误区,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滋生腐败问题
“四风” 问题往往与腐败问题紧密相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会为腐败提供土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会诱发腐败行为。腐败问题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利益,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三、国企从严治党背景下纠治 “四风” 的实践举措
(一)加强思想教育
1.开展党性教育。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 “四风” 问题的危害,增强纠治 “四风” 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进行廉政教育。通过开展廉政讲座、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利益观,自觉抵制腐败和 “四风” 问题。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抵制 “四风” 问题。
(二)完善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领导干部和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作风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务晋升等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工作,转变工作作风。
2.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防范腐败和 “四风” 问题的发生。
3.推进制度创新。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勇于担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进行表彰奖励。
(三)强化监督执纪
1.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构,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发挥企业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
2.接受外部监督。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财务状况等信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3.严肃执纪问责。对发现的 “四风” 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严肃执纪问责,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促使党员干部和员工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四、国企纠治 “四风” 的实际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某国有企业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
某国有企业在纠治 “四风” 过程中,注重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和员工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同时,该企业还通过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企业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案例二:某国有企业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
某国有企业在纠治 “四风” 过程中,注重完善制度建设。该企业建立健全了考核评价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和容错纠错机制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了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该企业还加强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该企业的 “四风” 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企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三)案例三:某国有企业通过强化监督执纪,严肃查处 “四风” 问题
某国有企业在纠治 “四风” 过程中,注重强化监督执纪。该企业建立健全了内部监督机构,加强了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同时,该企业还积极接受外部监督,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财务状况等信息。对发现的 “四风” 问题,该企业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通过强化监督执纪,该企业的 “四风” 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企业的风气得到了明显好转。
五、未来国企纠治 “四风” 的展望与建议
(一)持续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纠治 “四风” 的基础。国企要持续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员工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思想教育,让党员干部和员工自觉抵制 “四风” 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作风。
(二)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纠治 “四风” 的保障。国企要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和容错纠错机制等一系列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制度建设,为纠治 “四风” 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
监督执纪是纠治 “四风” 的关键。国企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对发现的 “四风” 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通过监督执纪,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促使党员干部和员工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国企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要将纠治 “四风” 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让党员干部和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自觉抵制 “四风” 问题。
六、结论
在国企从严治党背景下,纠治 “四风”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企必须充分认识到 “四风” 问题的危害,采取有效举措,坚决纠治 “四风”。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执纪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为国企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国企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持续推进纠治 “四风” 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