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栾筱林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2661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软件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现在企业对刚毕业的学生的要求,除了专业能力外,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项目组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软件技术专业如何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构建核心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软件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设策略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健全职业学校评价,强调高素质和技术技能的培养。对于职业评价体系,很多学者从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范瑞敏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根据质量体系构建标准,开展职教评价体系的研究。刘炳胜通过调研,构建“多元定向式”考核评价系统,将其嵌入人才培养方案。陈慧欣基于CIPP评价模式形成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通过专家咨询,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由于软件技术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评价的主体,主要还是学校和教师,往往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不一致。因而学生就业后很难较快适应工作岗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软件技术专业需要从企业岗位需求的角度,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建立适应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实现培养和需求无缝对接,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首先,编程能力,熟练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具备良好的编程习惯和代码规范,能够独立完成软件开发任务。其次,数据库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数据库设计、管理和维护的技能,能够运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再次,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具备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能力,能够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进行软件开发。最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了解网络基础知识,掌握网络配置.管理和维护的技能,能够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软件开发和部署。
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一)选择与确定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指标
首先,评价软件技术专业人员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算法、软件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其次,评价软件技术专业人员是否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等方面的能力。再次,评价软件技术专业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包括沟通、协调、领导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够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后,评价软件技术专业人员是否具备持续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包括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
(二)制定与调整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标准
首先,参考软件行业公认的标准和规范,如CMMI、ISO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准。其次,深入了解企业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期望,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再次,结合高等教育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最后,定期评估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评价标准始终与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保持一致。
(三)完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框架与结构
首先,构建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等多个层次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其次,在每个层次中,进一步细化为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如专业知识与技能可分为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算法等多个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分为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等多个维令。再次,根据不同层次和维度在职业能力中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权重,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最后,随着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的变化动态调整评价体系的框架和结构确保评价体系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三、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方法研究概述
(一)定量评价方法
首先,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大量被调查者对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看法和评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从而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其次,测验法,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设计相应的测验题目,对被测者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评价其核心职业能力水平。最后,实验法,在特定条件下,对软件技术专业人员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对其能力进行评价。
(二)定性评价方法
首先,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软件技术专业人员案例,对其核心职业能力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评价结论。其次,专家评价法,邀请软件技术领域的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对软件技术专业人员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评价。最后,自我评价法,由软件技术专业人员对自己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可以提供个体的内省和反思机会。
四、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推广与实施
首先,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向软件技术专业人群宣传和推广该评价体系,提高其认知度和认可度。其次,成立专门的实施机构,负责评价体系的推广、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评价体系的顺利运行。最后,根据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为评价体系的实施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应用与效果
首先,该评价体系可应用于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依据。其次,通过该评价体系的实施,可以提高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促进软件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评价体系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进一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首先,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和反馈意见,对评价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提高其适用性和有效性。其次,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度,探索更多与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相关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最后,加强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高我国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水平和影响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成功构建了一套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为相关教育机构和企业提供了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周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辽宁师专学报,2023-5.
[2]高静.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教育改革研究.教育学,2022-04.
[3]任志娟.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探讨.教育学,2023-04.
[4]李亚琴.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教学研究.教育学,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