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分包的合规性审查

作者

郭静雯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建筑工程分包的合规性审查相关问题。通过分析建筑工程分包的现状,包括实际分包比例、常见分包模式等数据,阐述合规性审查的四个关键方面,指出当前建筑工程分包存在的不合规现象及其对工程质量、工期和成本的影响,提出加强合规性审查的对策,以保障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分包;合规性审查;主体资质;分包范围;合同审查

一、引言

建筑工程分包在建筑行业中广泛存在,其涉及到众多参与方的利益和责任。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分包的规模和复杂性也日益增加。据统计,在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中,分包工程占总工程的比例平均可达 60% - 70%。然而,分包过程中的不合规问题频发,给建筑工程带来了诸多风险。因此,对建筑工程分包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程分包的现状与模式

(一)分包现状

目前,建筑工程分包现象普遍,从小型建筑项目到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都有涉及。调查显示,约 80%的建筑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进行分包。在一些地区,建筑劳务分包企业数量逐年递增,增长率约为 10%。但与此同时,分包市场鱼龙混杂,随着企业分包法律意识的提升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无无资质分包情况明显下降,但分包资质专业不符的现象仍然发生,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2023年度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违法分包行为项次占比10.2%。

(二)分包模式

常见的建筑工程分包模式包括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专业工程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所承包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的活动。例如,在高层建筑建设中,将消防工程、幕墙工程等分包给专业公司。劳务分包则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完成的活动,如混凝土浇筑、砌筑等劳务作业的分包。不同的分包模式在合规性要求上有各自的特点。

三、建筑工程分包合规性审查的关键方面

(一)分包商资质资质审查

建筑工程施工公司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以及劳务分包资质,种类繁多,专业划分较为清晰。在选择分包商时资质证书的对应性应当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分包商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是合规分包的基本要求。例如,承担建筑防水工程分包的企业,需具有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根据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一级资质的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可承担各类建筑防水、防腐保温工程的施工,而二级资质企业则有相应的限定范围。在审查中发现,约 15%的防水工程分包企业存在资质不符的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明确规定承包人未取得资质、借用资质、超越资质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均属无效合同。若未及时发现分包商资格、资质等级等内容不合规,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无效,可能造成拖延工期进度、影响工程质量等风险。

(二)分包范围审查

1. 合法分包范围界定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以框架 - 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为例,混凝土框架和剪力墙等主体结构部分不能分包,而像电梯安装、弱电系统安装等专业工程可以依法分包。据统计,在对建筑工程纠纷案例的分析中,约 30%的纠纷是由于分包范围不明确或违规分包主体结构工程引起的。

2. 禁止分包内容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关键性工作以及未经建设单位认可的分包都是禁止的。例如,在桥梁建设中,主桥墩的施工属于主体结构和关键工作,不能分包。一旦违反这些禁止性规定,会对工程的结构安全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三)合同审查

1. 合同条款合规性

建筑工程分包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要求、价款支付等内容。例如,在某建筑装饰工程分包合同中,对质量标准应详细规定符合国家相关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如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若合同条款模糊,容易引发纠纷。据调查,约 25%的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是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或不合理引起的。

2. 合同备案

分包合同应按照规定进行备案。在一些地区,要求分包合同签订后一定期限内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率应达到 100%。但实际执行中,合同备案率往往不足 80%,这给监管带来了困难,也可能导致一些违规分包行为无法及时发现。

(四)转包与违法分包审查

1. 转包认定

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例如,某建筑公司中标一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后,将整个项目全部转给另一家公司施工,这就是典型的转包行为。转包严重扰乱建筑市场秩序,据统计,转包行为在建筑工程违规行为中占比约 10% - 15%。

2. 违法分包认定

违法分包包括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未经建设单位认可的分包等多种情况。例如,建设单位未同意总承包商将部分绿化工程分包,而总承包商擅自分包,这就属于违法分包。违法分包会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频发,影响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

四、建筑工程分包不合规的影响

(一)工程质量问题

不合规的分包可能导致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例如,无资质的分包商可能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和先进的施工设备,在进行防水工程分包时,可能因施工工艺不达标导致建筑物出现渗漏问题。据质量监督部门的数据,因分包不合规导致的质量问题占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总数的 30% - 40%。

(二)工期延误

由于不合规分包可能引发的纠纷、施工效率低下等问题,会导致工期延误。例如,转包后的施工方因利润空间被压缩,可能减少投入,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在一些大型建筑项目中,工期延误可能导致每天损失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对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

(三)成本增加

一方面,因质量问题需要返工增加成本;另一方面,纠纷处理也会增加费用。例如,在因分包合同纠纷引发的诉讼中,企业需要支付律师费、诉讼费等。同时,由于工期延误可能导致的额外设备租赁费用、人员闲置成本等,都会使建筑工程成本大幅上升。据估算,因分包不合规导致的成本增加幅度可达 10% - 20%。

六、结论

建筑工程分包的合规性审查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工期和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主体资质、分包范围、合同以及转包与违法分包等方面的严格审查,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和行业自律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不合规分包行为,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孙继德,贾广社,唐可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