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研究
张润莲
山西省吕梁市生态环境局交城分局 030500
[摘要]大气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之一,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文通过分析大气污染的特点、危害及成因,探讨了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的管理对策。结合本地区大气污染的特点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力度等措施,希望研究能够促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扎实推进。
[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治理;环境工程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变化,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等造成恶劣影响。而且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气污染的特点、危害及成因
1.大气污染的特点
首先,相对于其他污染类型,大气污染影响更广泛,破坏性更强。空气具有被动扩散性,一旦大气被污染,污染会迅速扩展,加大治理难度。
其次,空气中含有很多污染物。经济发展带来的工厂和车辆增多,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近来研究较多的PM2.5即可以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之中,甚至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与大气质量产生的影响更大。
第三,大气污染治理更加困难。大气污染数量多、来源多、种类多,增加了治理难度。
2. 大气污染的危害
首先,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颗粒物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导致心血管疾病。
其次,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也会对建筑物、铁道、桥梁、农业生产进行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第三,影响气候环境,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威胁人类生存。例如大气受到污染后会提高雨水的酸性,进而破坏生存环境。
3.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首先,大气污染是伴随着工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重点发展部门,同时也是污染严重的企业,这些工矿企业大多成为大气污染的主力军。
其次,近年来燃油车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气污染的入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私家车数量持续增加,汽车尾气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颗粒物等污染物,对人体危害极大。
第三,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让大气污染进一步扩大。在许多地方天然气尚未普及,煤仍是居民的首选燃料,导致冬季大气污染严重。而且许多发电厂依然以燃煤为主,而烧煤发电过程中高硫煤仍占主导地位,去硫技术不达标,导致SO2大量排放。
二、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
前文研究中重点探讨了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来源,针对此要对大气污染进行防止管理,就需要从根本上进行,通过绿色生产技术达到节能减排,减少各类生产生活对大气的污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
首先,对于电力等常见能源需求,可以积极开发水利资源,有步骤地发展核能,利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降低日常生产中对煤炭、石油等污染资源的需求。又如在工业生产中,采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和利用效率。
其次,要鼓励企业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淘汰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的产能。从政府角度则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对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奖励。而且要加强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监督,确保清洁生产得以落实。
第三,对于现有高污染型企业则要鼓励其利用高新技术改进煤炭燃烧方式,推广型煤,提高燃烧效率。通过改良设备来控制污染物排放,对燃煤锅炉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减少SO2、CO2的排放。同时将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化的生产管理,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
2.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治理机制
首先,强化对大气污染的监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大气污染预警体系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污染预警体系的灵敏度越来越高,且预警环节的方式也在不断调整。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大气污染源,如,车辆尾气排放严重的城市、化工厂聚集的地区以及燃烧能源消耗量大的农村等,其大气污染因素的成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了增强污染预警体系的有效性,需不断创新和完善污染预警应急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对大气污染进行控制。
其次,强化大气污染企业的治理。对大气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要依法推进污染治理管理,坚持严格消除污染源、严格核查排放过程、严格处罚违规行为等管理要求,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作为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利用媒体平台宣传和支持环保工作,让大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充分劝阻企业和个人不要铤而走险,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3.强化大气环境管理
首先,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建立规章制度,减少环境污染。例如积极借鉴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奖惩分明。借鉴“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污染企业与大气治理结合起来,提升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心,借助最近的“碳排放、碳达峰”机制,将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制约,减少企业环境污染行为。
其次,政府以及地方环境保护单位要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切实履行环保监管职能,对高污染行业进行密切监督,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例如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浓度,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理。
第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深入开展绿化造林、道路绿化等工程。通过绿化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空气净化能力。在城市道路两侧种植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形成绿色屏障,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4.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是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首先,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例如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定期发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公益广告,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或者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传播环保理念。
其次,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鼓励公众购买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鼓励公众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步行、乘坐公共交通等。
三、结语
大气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之一,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政府、企业和公众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大气污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唐琼.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分析 [J]. 科技视界, 2023, (17): 21-23.
[2] 刘泽宇.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探讨 [J]. 山西化工, 2022, 42 (09): 159-162.
[3] 郝卓莉. 浅析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 [J]. 当代化工研究, 2022, (06):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