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统计法治建设路径的深入探讨

作者

赵辉

蒲城县统计局 7155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统计法治建设对于推动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统计数据真实性与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新时代统计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统计法治建设面临的挑战,并从完善统计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统计执法力度、提升统计人员法治素养、推进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旨在为新时代统计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统计法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统计保障。

关键词:新时代;统计法治建设;路径;挑战

一、引言

统计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其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宏观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关系到社会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了解与认知。在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统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统计法治建设则是确保统计工作依法依规开展、有效应对各种挑战的关键所在。加强统计法治建设,有助于规范统计行为,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升统计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统计支撑。

二、新时代统计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统计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保障统计数据质量,通过明确规范和监督,防止数据造假,确保数据真实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次,统计法治规范工作秩序,使统计活动有法可依,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统计工作健康发展。再者,统计法治提升统计公信力,打击违法行为,增强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信任。最后,统计法治推动统计事业长远发展,为统计工作适应新时代要求、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三、新时代统计法治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统计法律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为核心的统计法律法规体系,但在新时代背景下,统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现行统计法律法规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一些新兴统计领域和统计方法的规范还不够明确,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配套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这些都影响了统计法治建设的整体效果。

(二)统计执法力度仍需加强

在统计执法实践中,存在统计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效果不佳的问题。一方面,统计执法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统计执法人员的数量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统计执法工作需求。另一方面,统计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处罚不力的现象,对一些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不够及时、彻底,导致统计违法成本较低,难以对统计违法行为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影响了统计法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统计人员法治素养参差不齐

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法治素养直接关系到统计法治建设的质量。目前,部分统计人员的法治意识淡薄,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缺乏依法统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统计工作中,存在一些统计人员不熟悉统计法律法规、不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统计调查、对统计数据质量把控不严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

(四)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统计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难以激发社会公众和统计调查对象的学习兴趣;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不够广泛,一些基层统计人员和统计调查对象对统计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深入,统计法治意识较为薄弱;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充分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导致宣传教育效果不佳,影响了统计法治建设的社会基础。

四、新时代统计法治建设路径的深入探讨

(一)完善统计法律法规体系

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与新需求。为此,需及时修订完善统计法律法规,填补新兴统计领域和统计方法的立法空白,明确其法律地位、统计范围、方法及数据安全相关内容,做到有法可依。同时,细化配套细则与操作办法,为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数据采集审核、资料管理、执法检查等关键环节制定详细规则流程,明晰各方权利义务,减少执法随意性。此外,要加强与《宪法》《预算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衔接,避免冲突与漏洞,定期清理废止不适应的规范性文件,维护统计法律法规体系的统一权威。

(二)强化统计执法力度

打造高素质执法队伍是关键。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且熟悉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充实执法力量,并加强对现有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定期组织统计法律法规、执法程序、调查取证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严格考核机制,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廉洁公正。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从立项、审批到处罚决定等各环节,都依法依规进行,保障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加强执法记录与管理,建立完善执法档案,方便查阅监督。对于统计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按违法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采取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建立统计信用体系,将违法企业和个人纳入失信名单,实施信用惩戒,形成威慑力。

(三)提升统计人员法治素养

将统计法治培训深度融入统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线上学习等形式,组织学习《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核心法律法规,增强统计人员法治意识与依法统计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法治考核机制,把统计人员对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及依法统计表现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等环节,加大法治考核权重,对法治素养高、表现突出的人员优先奖励,对违法人员严肃处理,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在统计机构内部营造浓厚的依法统计氛围,开展法治文化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导统计人员自觉守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其自觉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维护统计工作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四)推进统计法治宣传教育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形式,制作微视频、动漫、公益广告等,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广泛传播,让统计法治宣传更生动易懂。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开展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公众和调查对象的参与积极性。拓宽宣传渠道,针对基层统计人员、调查对象及各级领导干部的不同特点与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送法下乡等活动,将法律法规知识送到基层,提高基层人员和调查对象的法治意识。

五、结论

新时代统计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保障统计数据质量、规范统计工作秩序、提升统计公信力和推动统计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当前统计法治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完善统计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统计执法力度、提升统计人员法治素养和推进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等路径的深入实施,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不断推进统计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统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统计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统计法治建设水平,为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统计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可.坚持党对统计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统计法治体系建设[J].中国统计,2022,(07):4-5.

[2]吴胜丰.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全面深化统计法治建设[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