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门诊中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

陈春芳

丹阳市人民医院  2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门诊中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我院门诊选取60例高血压病患者,采取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n=30,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开展门诊中医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门诊中医护理干预;高血压;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中的常见性疾病,主要以中老年人群多见。现代医学对其确切病因并不明确,而遗传、年龄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均为主要危险因素[1]。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是在机体长期处于血压水平升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靶器官损害,对于患者的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对于该病并无特异性治愈手段,主要通过服用降压药物的方式控制血压水平。研究认为,对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门诊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纳入时间为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在我院门诊选取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表法进行组别划分(n均=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6-75岁,平均(58.47±2.15)岁;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7-76岁,平均(58.52±2.11)岁。对比上述基础数据,可知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向患者简单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为其提供用药指导,并叮嘱患者充分休息,告知其日常生活中的注意要点等。

研究组开展中医护理干预:①情志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正确的开导,对患者的顾虑和担心进行疏导和解决,并让患者意识到心态对于疾病发生和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使其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自身疾病。②膳食指导:叮嘱患者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并严格控制钠的摄入,另外,叮嘱患者需戒烟戒酒。③用药指导:向患者说明每种药物的作用、服药剂量及方法,叮嘱患者要遵照医生的建议严格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或增减剂量等。④运动指导:以患者的机体耐受为宜,指导患者每日可进行打太极、散步、爬楼梯等训练,并注意训练时间。⑤耳穴贴压:取穴,主穴包括耳尖、耳背沟、角窝上、神门、交感、心、皮质下、肝;配穴,前头痛取额;后头痛取枕;头晕取晕区;颈项痛取颈后三角区。指导患者取坐位或者卧位,对其相关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左手固定耳部,右手持血管钳进行定位,当患者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时,需稍用力按压,随后使用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的穴位上,每天按压3-5次,每次1-2min。⑥穴位按摩:根据辨证选择不同的穴位,肝火亢盛:肝俞、三阴交、太冲、涌泉;阴虚阳亢:三阴交、足三里、太冲、涌泉;痰湿壅盛:内关、中脘、丰隆、足三里,另外穴位按摩每次每个穴位5-10分钟。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生活质量:利用SF-36量表进行评定,从中选取4项评定内容,每项均以百分制评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t检验,以()表示结果。P<0.05,代表组间存在差异。

2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高(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动脉血压值升高为主要特征。有调查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该病的总体患病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目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就目前而言,对于该病通常采取降压药物治疗,与此同时,配合中医护理干预辅以治疗也是较为关键的一项内容,情志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膳食指导能够帮助患者合理、科学饮食;用药指导能够督促患者准确服用药物;穴位按摩,能够缓解患者头痛、头晕等相关症状,而运动指导能够提升患者机体素质,通过给予患者全方位、多角度的护理指导,对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3]。结合上述数据发现,在实施护理干预后,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定,可知研究组躯体功能评分(83.12±4.28)分、活力评分(85.40±4.12)分、社会功能评分(86.32±4.50)分、情绪角色评分(84.63±4.37)分均较高,P<0.05。说明,中医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优化和改善。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病患者开展门诊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优化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巩珊珊. 中医护理在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3, 21 (20): 55-58.

[2]马彦,刘华,韩琪. 中医护理措施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J]. 贵州医药, 2021, 45 (12): 1993-1994.

[3]安婧. 中医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 35 (12): 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