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任思莲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市 400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营养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选取100例妇科恶性肿瘤行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实施阶梯式快速康复饮食管理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的营养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营养预康复能显著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这表明营养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营养预康复;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应用效果
引言
妇科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手术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以及患者术前可能存在的营养不良等问题,均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营养预康复作为一种新兴的干预策略,旨在通过术前营养支持和优化,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机体储备,从而增强对手术的耐受性,促进术后康复。本研究通过分析营养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某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行开腹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2)拟行开腹手术治疗;(3)年龄18岁及以上;(4)预计手术时间≥2小时;(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2)术前已存在严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可能影响手术及预后的疾病;(3)无法耐受营养预康复干预措施;(4)既往有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
1.2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阶梯式快速康复饮食管理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营养预康复护理。
1.3营养预康复护理
试验组患者在术前7天开始接受营养预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营养评估:使用营养风险评分2002(NRS2002)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状况评估,确定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需求。(2)营养干预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优先推荐口服高蛋白食物和营养补充,建议每餐摄入≥18g蛋白质。若肠内营养无法满足基本营养需求时,可考虑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时间一般为7~10天。同时,添加特定的营养物质如精氨酸、谷氨酰胺、支链氨基酸、n-3脂肪酸和核苷酸等,以保持和增强免疫功能。(3)营养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宣教,强调营养预康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如何正确进食和进行营养补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4观察指标
(1)营养指标:分别于入院时、术后第2天、术后第5天检测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2)术后并发症:记录患者术后发生的切口愈合不良、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情况。(3)术后恢复情况:观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术后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为准)、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康复速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在本研究中,为了确保两组患者在基线特征上的一致性,详细比较了他们的年龄、体重、肿瘤类型以及手术时间等关键变量。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变量在两组间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这意味着两组患者在这些基本特征上具有高度的可比性,为后续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奠定了坚实基础。年龄范围广泛且分布均衡,体重指标也控制在合理区间内,肿瘤类型涵盖了研究中关注的主要类型,手术时间则反映了手术复杂度和医生操作水平的一致性,这些因素的均衡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外部有效性。
2.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入院之初,对所有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估,特别是关注了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这两项关键指标,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能力。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组在营养状况上处于相似起点。然而,在术后第2天和第5天的复测中,试验组患者的这两项指标均出现了显著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这一发现提示,试验组所采取的营养干预措施可能更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营养吸收和利用,对术后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现试验组在包括但不限于感染、出血、吻合口瘘及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试验组治疗或护理方案的有效性,也强调了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直接关联到患者更快的康复进程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是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2.4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重点关注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数据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这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意味着患者可以更早地开始进食,从而加速整体康复进程;而较短的住院时间则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些结果共同表明,试验组所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方面效果显著,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3讨论
3.1营养预康复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
营养预康复通过术前的营养评估和个性化的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摄入,改善患者的营养储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5天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营养预康复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少因手术应激导致的营养消耗。
3.2营养预康复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营养不良是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营养预康复通过优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组织修复能力,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营养预康复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3.3营养预康复对术后恢复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整体康复进程的加速。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说明营养预康复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结论
综上所述,营养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术前的营养评估和个性化的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营养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莉萍,林小群,夏秀芳,等.营养预康复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4,40(23):4047-4051.
[2]张燕.营养预康复在食管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名医,2023,(2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