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研究

作者

田盛文 陈红翠 陈吉 陈蓉

重庆科技大学,重庆 401331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文章阐述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诚信教育的重要价值,从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以及网络新媒体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融入路径和方法,旨在为提升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助力培养德才兼备、诚实守信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

诚信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诚信教育至关重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态,蕴含着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和精神内涵。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能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还能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使大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牢固树立诚信意识,提升道德素养,为其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红色文化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红色文化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精神滋养

红色文化诞生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凝聚着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顽强的奋斗精神。其中,诚信品质贯穿始终,无论是革命英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庄严承诺,还是党员干部在艰难困苦环境下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负责,都体现了对诚信原则的坚守。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使大学生能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深刻领悟诚信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内心的诚信自觉。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肩负着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通过诚信教育,将红色文化中的诚信精神传递给大学生,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诚信理念,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更能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大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不断加深,进而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推动红色文化在校园内外广泛传播,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价值

(一)丰富诚信教育内涵,增强教育吸引力

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能够突破传统诚信教育单纯道德说教的局限,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鲜活、立体。红色文化中的诚信故事、人物事迹和精神品质,为诚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让大学生在了解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伟大人格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诚信的本质和内涵,从而增强对诚信教育的兴趣和接受度,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将诚信价值观与爱国、敬业、友善等其他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提升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通过学习红色文化中的诚信精神,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增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光荣历史。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对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将激励大学生在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的同时,积极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一)优化课程教学体系,融入红色文化元素

1.深度挖掘与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开展诚信教育的核心阵地。思政课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其中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诚信教育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红色文化诚信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运用诚信原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设红色文化与诚信教育专题课程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设红色文化与诚信教育专题选修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红色文化知识和诚信教育理论。课程内容可以涵盖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核心价值以及其中蕴含的诚信精神、诚信故事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通过播放红色电影片段、展示红色文化图片和实物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红色文化纪念馆、革命遗址等,使学生在实地考察中亲身体验革命先辈们的诚信风范;邀请红色文化研究专家、老革命家后代等举办讲座,分享他们对红色文化诚信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推动红色文化在其他专业课程中的渗透

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题课程外,各专业课程也应承担起诚信教育的责任,将红色文化中的诚信元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通过专业课程的渗透式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诚信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红色文化诚信氛围

1.打造红色文化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可以通过建设红色文化校园景观,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诚信氛围。如在校园内设置红色文化长廊,展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红色文化经典作品以及革命先辈的诚信事迹等内容;建造革命英烈雕像,激励学生缅怀先烈、学习先烈的诚信精神;打造红色文化主题广场,定期举办红色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气息,接受诚信教育的熏陶。

2.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

高校可以组织各类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将诚信教育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节,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红色主题征文比赛、红色文艺汇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诚信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开展红色文化社团活动,成立红色文化研究社团、红色经典诵读社团等,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红色文化学习和研究活动,通过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诚信内涵,并将其传播给更多的学生;举办红色文化讲座、论坛等学术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党史研究人员等为学生讲解红色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引导学生从学术角度思考红色文化与诚信教育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

3.建立红色文化诚信教育制度机制

为了确保红色文化诚信教育的长效性和稳定性,高校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通过制定红色文化诚信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将红色文化诚信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规划;建立红色文化诚信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在红色文化学习、诚信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等挂钩,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文化诚信教育活动,自觉践行诚信原则;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和引导,确保各项活动紧密围绕红色文化诚信主题展开,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拓展社会实践平台,深化红色文化诚信教育体验

1.组织红色文化实地考察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考察红色文化遗址、纪念馆、革命老区等,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和诚信精神的力量。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延安革命圣地、西柏坡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艰苦斗争历程和诚信实践。在考察过程中,安排专业讲解员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革命先辈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是如何坚守诚信原则的,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考察心得和体会。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红色文化中的诚信内涵,增强对诚信教育的认同感和践行意识。

2.开展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又能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诚信教育的体验。通过组织学生到红色文化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担任志愿者讲解员,为游客讲解红色文化历史和革命先辈的诚信事迹,在服务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知识,同时也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了红色文化中的诚信精神;开展红色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文艺表演、图片展览、知识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红色文化和诚信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传承红色文化诚信精神的良好氛围。

3.推进红色文化与地方诚信建设相结合的实践项目

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红色文化与地方诚信建设相结合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红色文化知识和诚信理念应用于实际。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遵循诚信原则,保护好红色文化遗址和文物,同时挖掘和整理其中的诚信故事和文化价值,为地方红色旅游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开展地方诚信文化建设调研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方诚信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红色文化中的诚信精神,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这些实践项目,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为地方诚信建设做出贡献,增强对红色文化诚信教育的实践认知。

(四)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创新红色文化诚信教育方式

1.建设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设具备在线学习、互动交流、在线测试等功能的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整合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红色文化经典著作、影视资料、图片、音频等,并开设诚信教育专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在线观看红色电影、听取红色文化讲座、阅读红色经典文献,并在互动交流区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和分享,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测试检验自己对红色文化诚信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建设网络教育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红色文化诚信教育的覆盖面和便捷性。

2.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文化诚信内容

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高校可以制作和发布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文化诚信内容,如短视频、H5 页面、图文推送等,以适应大学生的阅读和观看习惯。这些内容可以包括红色文化中的诚信故事、人物事迹、名言警句等,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和简洁明了的语言文字,吸引学生的关注和传播。通过制作以革命先辈诚信事迹为主题的短视频,配以感人的音乐和精彩的画面,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发布,使红色文化诚信精神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广泛传播;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红色文化诚信专题文章,深入解读红色文化中的诚信内涵和当代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诚信教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开展网络红色文化诚信教育活动

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诚信教育活动,如线上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红色主题网络征文比赛、红色文化诚信微视频创作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这些活动可以设置相应的奖项和荣誉,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诚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

四、结语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和时代价值的重要任务。通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展社会实践平台以及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等多种路径,能够将红色文化中的诚信资源与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效果。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和道德素养,还能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大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晨.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涵育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2):46-49.

[2]孙雷,高晨光.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研究综述[J].理论视野,2021,(11):99-104.

[3]阮德信.论习近平诚信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43-52.

[4]杨德章,赵云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4,40(02):126.

作者简介:

田盛文(1993-),男,汉族,重庆涪陵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陈红翠(1989- ),女,汉族,重庆梁平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陈  吉(1993- ),男,汉族,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陈  蓉(1990- ),女,汉族,重庆丰都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