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服务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仁增潘多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土布加乡便民服务中心,西藏,南木林县,857100
摘要: 基层文化服务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平台。本文深入探讨了基层文化服务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分析了当前基层文化服务在助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资源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创新手段有限等。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以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旨在促进民族文化在基层的繁荣,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基层文化服务;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一、引言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精神支柱,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和智慧结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民族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基层作为文化传播和生根的广阔土壤,基层文化服务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优质的基层文化服务能够为民族文化提供展示、传承和创新的空间,让民族文化贴近民众生活,激发民众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认同,进而推动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层文化服务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筑牢民族文化传承根基
基层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和根基所在,大量的民族文化瑰宝诞生并流传于民间基层。基层文化服务通过建设文化设施,如文化站、图书馆分馆等,为民族文化的保存提供了物质载体。同时,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像民俗展览、民间艺术表演等,能够吸引基层民众参与,使得民族文化在代际之间得以传承,保持其生命力。
(二)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与交流
基层文化服务具有广泛的覆盖性和贴近民众的特点。借助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如乡村广播、社区宣传栏等,可以将民族文化传播到基层的各个角落,提高民族文化的知晓度。不同地区的基层文化服务活动还能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相互借鉴吸收,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三)激发民族文化创新活力
基层民众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基层文化服务为民众参与民族文化创新提供了平台。通过开展文化创意活动、鼓励民众创作民族文化作品等方式,能够激发基层民众的创造力,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使其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三、当前基层文化服务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资源投入不足
基层文化服务面临着资金、设施等资源短缺的问题。一方面,财政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有限,导致文化设施陈旧落后,无法满足民族文化展示和传播的需求。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相关的资料、文物等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因缺乏资金支持难以有效开展,部分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面临流失风险。
(二)专业人才匮乏
基层文化服务队伍中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既懂民族文化又具备文化服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是稀缺。这使得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相关活动时,缺乏专业的策划、组织和指导,影响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创新手段有限
在新媒体时代,基层文化服务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创新手段不足。仍然较多依赖传统的线下活动方式,对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民族文化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也较为单一,难以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参与,导致民族文化传承的受众群体逐渐缩小。
(四)民众参与意识淡薄
部分基层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参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些地方的基层文化服务活动没有充分考虑民众的需求和兴趣,导致活动与民众脱节,进一步降低了民众的参与意愿。
四、加强基层文化服务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一)加大资源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增加财政支持:政府应提高对基层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基金,确保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文化设施建设、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等。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通过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资金、设备等,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完善文化设施: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打造集展示、传承、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例如,建设民族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馆等,为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展示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二)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专业队伍
引进专业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文化管理、民族学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充实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同时,鼓励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定期到基层开展指导和培训工作。
开展在职培训:针对现有基层文化服务人员,定期组织民族文化知识、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培养民间传承人:重视民间民族文化传承人的挖掘和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师徒结对等方式,提高民间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文化素养,确保民族文化技艺后继有人。
(三)创新服务方式,拓展传播渠道
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基层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播平台,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传播民族文化知识、展示民族文化成果。制作高质量的民族文化数字内容,如动画、纪录片等,以新颖的形式吸引民众关注。创新活动形式: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和民众需求,创新民族文化活动形式。例如,举办民族文化主题的创意集市、文化旅游节等,将民族文化与休闲娱乐、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文化融合:推动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流行文化的融合,鼓励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作品。如将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推出新的音乐作品,让民族文化在创新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四)提高民众意识,增强参与动力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传播等多种途径,普及民族文化知识,宣传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基层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参与热情:以民众需求为导向,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兴趣爱好,让民众在参与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热情。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个人和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如设立民族文化传承贡献奖等,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
基层文化服务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加强基层文化服务,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服务方式和提高民众意识等多方面的努力,能够构建起完善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新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服务的作用,让民族文化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基层组织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支持的良好局面,才能让民族文化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独特魅力,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基层文化服务的有力支撑下,民族文化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广西民族博物馆 “‘红石榴’民族文化进基层”志愿服务项目案例[J]. 中国博物馆, 2023, (S1): 107.
[2]毛春合, 宋昊阳.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的优化路径研究——以青海省大通县的实践经验为例[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3, 45 (02): 103-109.
[3]高尚卿, 毕东, 毕晓红, 尹婷婷.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调查研究——基于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J]. 图书馆学刊, 2019, 41 (11):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