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加油文化”对中职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的推进作用研究

作者

梁艳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贵州省黔西南州 562400

摘要:“加油文化”以积极心理为核心,通过营造鼓励与支持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内生动力和班级凝聚力,为中职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探讨了“加油文化”在班级管理、学生成长和心理疏导中的实践价值,分析其对育人方略的推进作用,并提出班主任结合文化建设、激励机制与心理支持网络的具体实施策略,助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班级的和谐建设。

关键词:加油文化;中职教育;班主任育人

在中职教育体系下,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组织者与管理者,还是指引学生前进的引领者。通过在班级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动优化班主任带班育人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带班育人效果。

一、“加油文化”在中职教育中的内涵与意义

(一)“加油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加油文化”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旨在通过语言激励、榜样示范和集体实践,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并促进其成长的文化理念。在中职教育中,“加油文化”通过班主任的语言、行动和氛围塑造表现出来,其特点在于强调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同时注重学生与班级的整体协调发展。例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通过积极的言语鼓励,如“你今天的进步值得点赞”“相信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此外,通过设计集体荣誉墙、树立班级目标等方式,将学生个人的努力融入集体的共同愿景之中,形成班级层面的正向文化环境。这种文化内涵强调“成长与陪伴”,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支持,还促使学生自觉承担个人责任。

(二)“加油文化”在中职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中职学生由于自身学习基础较弱、家庭支持有限等原因,更需要班级环境中的鼓励和支持。“加油文化”通过其正向引导作用,可以显著促进学生的成长。例如,班主任通过在早读时间设置“每日一句励志语录”,使学生每天在充满激励的环境中开启一天的学习。对于学业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可通过单独谈话给予针对性支持,例如鼓励其制定阶段性目标,并在目标达成后给予积极反馈。这种过程强化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对未来的希望。此外,“加油文化”还能在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就业压力等方面。例如,通过组织励志主题班会,学生能够在倾听和分享中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和心理上的释放,进而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成长中。

(三)“加油文化”对班级凝聚力的塑造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加油文化”通过集体目标和活动设计,为增强班级凝聚力提供了重要途径。例如,某中职学校在班级管理中引入“团队挑战周”活动,让学生通过分组完成集体任务,例如制作班级文化手册、参加校内劳动实践等,在合作与沟通中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信任。班主任还可结合“加油文化”理念,通过定期组织表彰活动,为班级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进步奖”“团队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在全班形成崇尚努力、追求上进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的塑造,不仅提高了班级成员的归属感,也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注入了更多动力。通过长期积累,学生逐步将“加油文化”内化为自觉行为,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相互支持的整体。

二、“加油文化”推进中职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的路径

(一)在班级管理中渗透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加油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体现,能够通过细致化设计和多层次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潜力。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引入动态评价体系,例如将学生的学业成绩、纪律表现、团队贡献等纳入评价范围,并设置阶段性奖励,如“月度优秀班干部”或“月度最佳团队”等称号。这种多维度激励体系能够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特长与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此外,激励机制还可以结合个性化目标的设定。例如,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设定“小目标”,如某一科成绩的进步,并在目标完成时给予认可与奖励。通过将激励机制融入日常管理,班主任不仅能够在班级中树立正向的学习风气,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意识,为班级的整体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二)在日常教学中强化正向引导

正向引导是“加油文化”渗透班级教学的核心手段,能够通过积极的情感支持与行为示范,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习惯。历史上,“知府添灯油”的典故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清代兴义府知府张锳为鼓励寒门学子夜读,坚持每日派人于夜间巡逻,为挑灯苦读者添油,助其学业精进。这一举措不仅提供了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予了精神鼓励,激励学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为国家贡献才华。在现代教育中,班主任可以借鉴这一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实际案例或励志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例如,在教授文学作品时,可结合古今名人勤奋求学的经历,帮助学生理解努力与成就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在教学互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即时语言激励,如“你的思考很有深度”“你的进步让我感到欣喜”,让学生在积极反馈中建立自信。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为正向引导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通过班级微信群推送激励文章或短视频,使“加油文化”渗透到日常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鼓舞和引导。

(三)在心理疏导中构建支持网络

中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重压力的影响,“加油文化”可以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心理支持网络,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心理困境。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例如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或心理健康课堂,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心理需求。此外,可以引入班级心理咨询机制,例如在班级设置“心理支持信箱”,为学生提供匿名表达和求助的渠道,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在集体活动中,班主任可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例如以“我的成长故事”为主题的分享会,鼓励学生倾诉内心感受并相互支持。通过心理支持网络的构建,班主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家庭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四)通过文化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文化建设是“加油文化”实施的核心路径,是班主任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知府添灯油”这一典故的实质在于文化传承,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种尊师重教、以文化人的长期育人策略。这一文化价值在现代班级管理中同样适用,班主任可以通过构建班级文化体系,使“加油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例如,在班级空间布置中,可设立“成长足迹墙”,记录学生在学习、实践和竞赛中的进步,使其直观感受自身努力带来的成就。此外,组织集体仪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如设立“晨读加油仪式”或“阶段性目标达成庆典”,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文化的激励作用。长期来看,班主任还可以将“加油文化”与学校整体育人目标结合,例如通过家校合作,将鼓励机制延伸至家庭环境,使家长也能参与到“加油文化”的实施中。通过这一文化建设策略,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业上感受到正向激励,也能在成长道路上获得持续的精神动力,使“加油文化”成为推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结束语:“加油文化”以其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激励作用,为中职班主任育人提供了创新途径。通过将“加油文化”融入班级管理、教学互动和心理疏导中,班主任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内生动力和班级凝聚力。未来,中职班主任需结合文化建设和多元化育人策略,进一步拓展“加油文化”的应用空间,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中职教育的高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贻冰.播撒育人智慧 引领班主任成长 —— 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管理方略 [J]. 新智慧,2022 (26):57-59.

[2] 孙凤云.整合 “红船精神” 创新中职班主任育人方式的探究 [J]. 职业教育 (中旬刊),2022,21 (07):76-77.

作者简介:

姓名:梁艳,出生年月:1985.04.05,性别:女,民族:布依族,籍贯:贵州兴仁,职称:讲师,学历: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中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