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以写辅读
邓帅
乳山市午极镇中心学校 264500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在读写结合方面的应用策略探究。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情境应用存在的困境与表现,探讨构建多元情境模式促进读写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并提出优化课堂评价机制深化读写互动提升的具体举措。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整合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境教学;读写结合
一、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情境应用的困境与表现
当前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情境应用面临诸多挑战,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情境创设流于形式、师生互动缺乏深度、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其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往往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导致所创设的情境与教学目标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其二在读写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情境的运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未能有效整合课内外资源,致使学生无法将课堂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交际中。其三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点,忽视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使得课堂教学流于机械化和程式化。
而且大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有效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同时,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读写能力发展过程的关注,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在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方面,教师往往局限于教材内容,未能充分挖掘和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限制了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多元情境模式促进读写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构建多元情境模式促进读写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索和创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精心设计主题式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素材,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境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设计符合其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读写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内容,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当充分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其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积极探索和尝试。
以鲁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为例,英语教师应当围绕“school trip”这一主题,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第一教师需要通过播放精心剪辑的校园旅行视频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校园旅行的氛围,激发其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预测故事情节等方式,培养其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如探讨校园旅行中的有趣经历、难忘时刻等。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可以交流分享各自的见解,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在写作环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归纳文章中描述校园旅行的常用表达方式和词汇,帮助其积累写作素材,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经历,由教师设计任务情境,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校园旅行的英语日记或游记。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写作框架、关键词提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组织语言,表达想法。教师还能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通过口头报告的形式分享各自的写作成果,在展示交流中提升表达能力。通过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情境,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实现读写能力的协同发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课堂评价机制深化读写互动提升的具体举措
优化课堂评价机制深化读写互动提升的具体举措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摒弃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全面考察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记录,通过建立学习档案袋、设计评价量表等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能力水平。同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深入反思和总结,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关注其在实际交际中的表现,避免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机械记忆。教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设计开放性的评价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以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When was he born?”为例,教师需要围绕历史名人传记这一主题,设计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在阅读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人传记的写作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讨文章中描写名人生平事迹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并将这些语言素材整理成写作资源库。在写作环节,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一位自己钦佩的历史名人,撰写一篇简短的传记,并通过设置评价量表,包括内容的完整性、语言的准确性、结构的合理性等维度,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自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活动,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相互提出修改建议和完善意见。在展示环节,学生通过口头报告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根据预设的评价标准,从语言表达、内容组织、演讲技巧等方面给予全面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建立学习档案袋,收集学生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的各类作品,包括课堂笔记、写作草稿、修改稿等,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性,通过及时的评价反馈,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英语读写能力。
结论: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在读写结合方面的探究,可以发现构建多元化的情境教学模式、优化课堂评价机制是提升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需求的教学活动;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继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霞. 创设情境 让课堂"活"起来——试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求知导刊,2019(37):49-50.
[2] 范琳琦.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9(1):17.
[3] 范玉萍.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1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