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校园文化,弘扬精神力量
郝苗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0
摘要:在现代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已经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程中的关键基础,也是铸魂育人的核心途径。这一教育理念不仅担负着为党育人责任,也承担着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在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使这一课程体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提升铸魂育人的质量和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打造校园文化,弘扬精神力量为核心主题,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具体策略,以确保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发挥。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也是一个民族不断延续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便是其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具备非常鲜明的气质和特征,也是中华文明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先后多次强调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性,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不断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将其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源头。而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校,必须积极地融入这种精神谱系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文化的价值,全面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并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远大思想。
一、借助“四位一体”的教学开展思政课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用“四位一体”教学方法能更好地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具体的个人内容理论作为基础,结合机制资源以及功能等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将分散的教学元素聚合起来,还能有效消除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隔阂。在开展四位一体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搭建相应的大思政体系,运用现代信息化的技术,借助于课堂和校内平台以及校外基地等多方联合的方式,将思政课堂和社会连为一体。不仅如此,在不断完善思政实践教学机制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深化这一课程改革。突破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在内容上将教材和现实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同时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也能够将显性和隐性联系到一起,并通过功能上的引领和内化相融合的模式,将实际的课堂和社会连接到一起。
此外,在四位一体的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坚持以问题作为导向,不断打破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创造性的方式使教学活动呈现多元化,并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以此来解决在具体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规范运行难题和系统搭建等多种问题。不仅如此,在开展具体的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还需要以最基本的任务作为基础,在课堂上通过讲深讲透讲话等多种模式,通过创新型的教与学,利用课堂叙事时的教学方式或者是借助于网络延伸等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思政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所领悟和收获。而作为教师,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要筛选出有效的方法和实施路径,能够以学生为核心开展顶层设计,从而推动“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延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二、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强化融入深度
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借助于课堂为核心的教学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尤其在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这一渠道。利用具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将这种精神谱系入耳、入脑、入心。不过,在课堂中做到深度的融合还需要精准地把握不同思政课程所具备的特点,做到有侧重点地进行学习和讲解。
可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相应的案例,当教师针对这一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融合的过程中,不仅要将其中所涉及的重点内容和马克思主义中的政党学说进行详细的讲解,还需要将这种学说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结合到一起。与此同时,还要以课程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在具体的课程教学活动中能更好地实现双方之间的融合。再比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相关课程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教师先将中国共产党人所具备的一些理想和信念融入本节的内容中。教师可以举出一些比较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曾经有过的经历,了解这一精神谱系到底是如何进行演变的。这将所涉及的人物故事融入具体的教学案例中,能够使学生以更加丰富立体化的方式感受人物的经历。再比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于多元化的方式,将一些重要的节日或者是重大的仪式融入教学活动中。有了这些内容的融入,学生能够更加多角度地去感受其中的精神内涵,并深切地感知其中所涉及的红色精神和红色力量。
三、借助实地考察充分挖掘红色资源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现场考察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起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解和感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地去挖掘当地的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借助于文化纪念馆或者是文化实践教育基地等途径,引导学生在参观这些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地了解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历程和英烈感人的事迹,通过现场参观的方式,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体验,并接受精神方面的洗礼,进一步奠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在引导学生参观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之前可以先要求学生收集关于教育基地的一些资料,了解当时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在提前做了这些准备之后,接下来再参观具体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过程中可以带着问题去进行参观活动,这样就可以更真实地感受伟人们的精神魅力,进而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将这种精神谱系融入其中不仅有利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利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只有当学生不断地去学习这些重要的文化资源,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朱志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24,31(06):25-26+60.
[2]雷祖军,唐元.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16):140-143.
[3]吴光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J].江西开放大学学报,2024,26(02):24-31.
[4]李杨,江雪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时代报告,2024,(0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