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旅游类专业人工智能通用学习范式探讨

作者

龚凤 莫志明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重庆市 401520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重庆市 401331

【摘要】本研究提出高职旅游类专业“三维度5+4通用教学范式”,基于通用学习设计(UDL)理论,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从教师、学生和人工智能三个维度构建系统化教学框架。该范式旨在解决传统UDL应用难题,通过教师维度的个性化教学与专业发展、学生维度的个性化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以及人工智能维度的教学优化与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结合相关政策与理论依据,探讨高职旅游类专业人工智能建设需求,强调其在教育质量提升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实践案例验证了该范式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人工智能;通用学习设计(UDL);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学范式;人才培养

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2025年1月)明确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制定完善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旨在加快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这些政策文件为高职旅游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布的《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2019年8月)、《面向教师的人工智能能力框架》(2024年8月)和《面向学生的人工智能能力框架》(2024年8月),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政策指导,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师和学生应具备的人工智能能力。这些文件为高职旅游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推动教育更加智能化、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理论范畴与内涵界定

通用学习设计(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简称UDL)是一种以学习科学三大核心原则为基础的教学框架,旨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适切的支持,减少学习障碍,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实现教育的包容性与公平性。UDL强调在课程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多样性,减少因个体差异带来的学习障碍,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学习范式是基于库恩科学哲学理论中的“范式”概念,指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特定领域内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理论逻辑与方法体系。它包括理论逻辑、模型方法和价值体系三个方面,不仅是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更是一种对教育理念、方法与目标的系统性认知框架,影响着教育者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人工智能+教育”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领域,通过智能化工具与平台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果、促进教育公平。其主要应用包括智能学习系统、虚拟与增强现实教学、智能教育助理等。这一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推动了教育生态的变革,使教育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与公平化,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方向。

二、高职旅游类专业的特点及人工智能建设需求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4年1月更新)》,旅游类专业归属于“54旅游大类 5401旅游类”,涵盖旅游管理、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十三个专业。这些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呈现出鲜明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行业导向性,旨在着重培育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比高,学生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从而提升职业能力。同时,旅游类专业涉及管理学、地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此外,为适应行业变化,旅游类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相关专业课程中增加了智慧旅游、定制旅行、大数据分析、新媒体营销等内容,并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育质量。

在人工智能时代,旅游类专业对人工智能教育的需求日益凸显。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旅游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从而提升游客体验。在高职旅游类专业中,学生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能,如大数据分析、智能系统操作等,以适应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从行业需求角度看,智慧旅游的快速发展要求旅游人才具备更强的数字素养和技术创新能力。因此,高职旅游类专业在人工智能建设上需着重加强课程体系的优化,增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如智能旅游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等,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如智能教学平台、虚拟实训系统等,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通用学习范式设计

在高职旅游类专业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中,“三维度5+4通用教学范式”通过教师、学生和人工智能三个维度的协同作用,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框架。这一框架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支持,为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以下将从教师、学生和人工智能三个维度进行理论归纳,阐述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如下表。

教师维度:教师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教学能力提升是该范式的核心之一。通过人工智能工具的支持,教师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伦理教育和专业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学生互动数据,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对学生情感和需求的敏感性;借助人工智能辅助的伦理案例分析工具,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伦理困境;通过人工智能平台和工具,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借助智能化教学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并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的专业学习资源和社区,持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学生维度:学生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提升是该范式的另一重要方面。学生通过人工智能平台参与互动式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伦理案例分析和讨论,提升伦理意识和决策能力;借助人工智能学习工具和虚拟实验室,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此外,学生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参与设计项目,提升系统设计和创新能力。这一维度通过人工智能工具支持学生在个性化学习路径中发展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提升伦理意识,增强实践操作和项目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

人工智能维度: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该范式的第三个维度。人工智能工具通过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系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模拟伦理情境,促进学生伦理思考;通过虚拟实验室和实践操作平台,支持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智能化教学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通过专业学习资源和社区,支持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发展。这一维度通过人工智能工具支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支持。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为通用学习设计(UDL)解决应用难题带来了新的契机。UDL对技术有着天然的内生性需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不仅限于学习工具层面,更能在理论逻辑、模型方法和价值体系等方面实现极大的提升。在高职旅游类专业中,这种范式的转换尤为关键。旅游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提升游客体验。在高职旅游类专业中,学生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能,如大数据分析、智能系统操作等,以适应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范式的转换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构建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旅游行业输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N].人民日报,2025-01-20(006).

[2]吴丹,孙昕玦.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探究:UNESCO教师和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解读与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4,36(08):4-19.DOI: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644.

[3]苗逢春.基于教师权益的自主人工智能应用——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解读[J].开放教育研究,2024,30(05):4-16.DOI:10.13966/j.cnki.kfjyyj.2024.05.001.

[4]杨绪辉.从教学样式到学习范式:人工智能环境下学习的通用设计转化[J].中国电化教育,2021,(04):59-66.

[5]张慧,黄荣怀,李冀红,等.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解读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成果文件《北京共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1(03):3-11.

姓名:龚凤,出生年月:1998年6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广安邻水,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旅游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乡村旅游,智慧旅游  工作单位: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莫志明,1976年4月生,重庆市人男,中共党员,教授,工作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人工智能应用

【基金项目】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大项目《高职旅游类专业智能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Z2241015)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