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研究
高雅慧
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摘要:当前小学班级情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教师对学生情绪的关注常常偏向负面情绪的控制,而忽视了积极情绪的引导与培养。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需要开展情绪管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与健康心理的发展。因此,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分析班级情绪管理策略,希望可以通过积极情绪的调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角;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研究;小学中高年级
前言:情绪是个体在面对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不仅会对个体行为及思维造成影响,还关乎多个体的学习及人际交往。尤其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怎样有效引导学生情绪也是班主任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在传统情绪管理中,大部分班主任都将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消除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忽略了积极情绪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分析班级情绪管理策略,希望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正面回应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班主任一般会批评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从积极方面引导学生,很容易打击学生自尊心,导致班级管理工作难以实施。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长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从而增强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负面情绪,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陷入沮丧的困境。例如,当学生由于没有考出理想成绩而沮丧时,班主任就需要给予正面回应,如“虽然你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预期,但是和上次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说明你在不断积累经验,我相信在下次考试一定可以得偿所愿。”通过积极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自我怀疑的困境,重建学习自信心,感受到自己的努力与成长。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促使学生积极调整自身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提后学习中,以积极面对未来挑战。
二、日常生活中塑造积极心理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如果缺少有效的心理引导,学生很容易被消极情绪所影响,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与生活态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就需要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帮助学生形成调节情绪的能力,让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在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就可以采取“积极反馈日记”方法,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正向体验,并描述其感受。例如,学生可以下“我今天在英语课上勇敢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虽然答案还不完善,但是老师鼓励了我,我下次一定会答对。”“今天上体育课,我帮助了其他同学完成任务。”等。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分享积极体验,让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细节。通过这种方式开展班级管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善意,有助于学生自身幸福感的提升,可以让班级氛围更加和谐,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需要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安全感。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情绪波动较为强烈,班主任就需要通过良好的班级文化塑造学生积极情绪。通过有效的班级氛围建设,学生能够在互相支持、鼓励与理解中共同成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良好的情感互动。为了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教师就可以设定“夸夸小组”,每个学生都可以收到至少一次来自教师或同学的夸奖,以此实施正向鼓励。在小组合作时,学生需要互相鼓励、支持,这种合作精神可以有效增强班级激励,还可以让学生的努力被看到。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在不断获得正向反馈,还可以让学生为他人带去能量,以此实现正向循环,共同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班级环境。
四、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秩序的同时,还需要关心学生心理问题。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能力正在逐渐提升,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需要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压力、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学校及社会环境。在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就可以设计“匿名信箱”,让学生将自己的困惑、问题等写下来,班主任每天根据学生问题进行班级心理辅导,对于极个别同学可以开展一对一谈话,这样可以在保证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还可以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心理挑战的能力,让学生情绪智商和心理弹性得以提高。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班级情绪管理,不仅是为了抑制学生负面情绪,更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兴趣。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多重心理与情感的挑战,具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因此教师就需要保证教育的系统性与长远性,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让其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磊,黄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优化[J].教学与管理,2017(26)
[2]但武刚,万灿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