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梁小娴
丹东市实验中学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从情境教学的内涵与重要性出发,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具体实践方法。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特点,从生活情境创设、多媒体情境运用、角色扮演情境和问题情境创设四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对实践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开展和教师素质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探究
引言:
初中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传授语文知识上,忽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中,该模式的应用注重将知识的传授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多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对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实践进行探索非常必要。
一、生活情境创设
生活情境创设是把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对语文理解和运用上,对语言的熟悉环境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实用性。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其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生活中的知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生活情境创设可以将语言中的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在提高学生生活体验基础上,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有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语文素材,从而达到语文素养和生活实践能力双重提高。
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再塑生命的人》为例,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分析、体验、创设生活情境。首先要让学生回想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的困难,并在他人的帮助下成功地解决问题的经历。如学骑脚踏车时,经常跌倒,心里很害怕,也很失落,但是在家长或者朋友鼓励和指导之下,终于成功,成功的快乐自己永远都不会忘记。在阅读课文同时,请学生联想到海伦·凯勒学习盲文和认识世界的艰辛历程。这种生活情境中学生更加深切感受到,海伦·凯勒是如何在漆黑而又安静的世界里,艰难寻找着自己的路,以及莎莉文老师耐心教导对她的重要意义。通过这种生活情境创设教学,使学生能以自己亲身体验进入海伦·凯勒的心灵深处,从而对海伦·凯勒坚韧、感恩等情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多媒体情境运用
多媒体情境教学是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营造生动形象的语文教学情境,多媒体是富有表现力、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手段。教师采用多媒体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打破时空局限,还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知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不仅能加深对课文中场景、人物形象、情感气氛的了解,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师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回忆我的母亲》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反映旧中国农村生活的视频,视频中农夫们辛苦劳作,过着艰苦的生活,使学生对当时社会环境有清晰的认识。然后通过展示朱德母亲的图片,并根据课文内容来介绍朱德母亲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讲述了朱德对母亲的爱和思念。这种多媒体情境教学运用的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朱德母亲辛勤劳作的情境,感受到朱德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通过多媒体情境设置可以让学生从语言表层进入到感情深层,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的内涵和价值。
三、角色扮演情境
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角色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模仿,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角色扮演情境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更好地了解课文人物形象和情感,而且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站在角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意义,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山地回忆》为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先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妞儿,“我”,等角色。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学生必须先对课本进行充分阅读,理解人物个性特点和语言特色。在表演过程中,扮演“妞儿”的学生以活泼、泼辣、善良为主要特点,用形象的言语、行动表达她和“我”纯洁的友谊。扮演“我”角色的学生,需要表达自己对妞儿家人感激之情。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故事及人物了解,同时也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在完成角色扮演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经验和心得,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理解。
四、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目的,提出的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问题意识、提高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问题情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深度探究,并在课文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同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解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与思考中提升自己语文素养。
结束语:
情境教学实施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积极意义,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情境创设、多媒体情境运用、角色扮演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在具体实施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教师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时应注重针对性,合理利用多媒体,才能使情境教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佳.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运用探索[J]. 语文世界,2025(2):6-7.
[2] 安妍妍.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下的美育实施策略[D]. 闽南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