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叶欣群
霍山文峰学校
摘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高中数学,作为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基石,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引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至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该理念强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评价体系间的无缝对接,旨在构建一个协同高效的教学体系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大化。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学、评”一体化也越来越受关注.“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的有机结合,三者相辅相成,形成教育育人合力,协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下文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旨在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多元评价的统一,使评价真正服务于教学,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实现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并以此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策略或方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高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意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中心,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式,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教学目标导向:一体化课堂将教学目标与学习评价紧密结合,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围绕目标进行,避免教学偏离方向。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一体化要求评价方式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形成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将教学、学习和评价融为一体,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教育改革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是适应这一趋势的重要举措。
2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1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的“教—学—评”一体化,是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学—评”以及“教—评”三者一致性的有机整合。其中,“教—学”一致性体现在“以学定教”,强调教学策略的制订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学—评”一致性体现在“以评促学”,强调评价机制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评”一致性则体现在“以评促教”,强调评价结果应能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三者协调一致的终极目标是推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学设计应立足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并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以此引领后续的评价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深挖具体课程的育人价值,明确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具体、明确地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也应该具有可测评性,以便于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估。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制订可操作、可测评的教学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评价奠定基础。
2.2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众所周知,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数列”单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研究数列前n项和的必要性,教师不妨融入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过程自然而然地展开.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课堂活动:先展示泰姬陵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这座宏伟的建筑,并特别讲解陵寝的细节.随后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泰姬陵中三角形图案的宝石数量是多少?通过结合这座建筑的壮丽景象和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此外,通过提出明确的问题,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目标,迅速进入了探索状态,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笔者引入了经典的麦粒故事,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国王,你会答应他的要求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可使学生更加自然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2.3优化评价机制,检测目标达成程度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并开展教学活动后,要设计完善的评价机制对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检测.教学目标的完成包含两个方面: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和教师达成目标的程度.评价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根据课前确定的教学目标与评价量表,对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精准评价,实现教学与评估的紧密联动。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同伴间的相互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评价,全面审视学生达成既定目标的程度,有效监控其学习进程。进一步地,教师需观察课堂上的学生反应,审视自身的教学目标设置、评价任务规划、以及教学方法应用是否适宜,从而将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这种方法有助于克服仅依赖个人教学感受和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成效的局限性。
结语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数学课堂具有重要价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以及持续性评价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断层与低效问题,使高中数学课堂更加活跃,进而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在高中教学实践中,持续地研究与探索仍是必要的。只有不断优化“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为高中生提供更多元、更高效、更具吸引力的数学学习体验,才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曹小燕.“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9):67.
[2]汪水勇.“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4(3):120.
[3]何智.“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以高三复习课“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