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胡昶柔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
摘要: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新课标为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本文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旨在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1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
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更是人文性学科,其新课标包括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而新课标视域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要通过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构建开放性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效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还能提出新颖见解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高效课堂的授课模式,更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构建高效课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读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形成独立见解和判断,有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深入学习,更能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展现出强大的适应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堂不够开放。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情况,教师没有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变动教学方法,语文课堂并不开放,这些也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如果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也难以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另外,当前在教育过程当中,还存在不同教育板块过于割裂的情况,例如,很多学生在阅读学习时未能有意识的累积写作素材,在写作时也存在“无话可说”的情况。由于学习环节相对割裂,语文课堂不够开放,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
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3.1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满足语言建构与运用
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在学生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基础上有效落实新课标。一些教师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不重视新课标的落实。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新课标的基础,也是彰显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主要载体。从学科教学层面来看,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既是语文学科的特色,也是语文学科的要求,更是推动高效率、高质量课堂落地生根的主要载体。因此,结合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与实际问题,教师应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例如,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联结课外的综合性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章,让他们厘清故事情节、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苦难,感悟母爱的伟大,培养自身健康高尚的品格”的情感与思想内容。在合理构建阅读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感悟其中的情感,如“作者为什么怀念秋天?秋天所怀念的是谁?”。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文章的情感表达。其次,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完成了情感的认知与渲染后,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再次阅读,实现自身情感与作者情感的交融。最后,教师应进行课外拓展设计。例如,学生完成课文的学习后,对于“秋天的怀念”以及“母亲”这个角色有了新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作者笔下的“母亲”角色来谈一谈母爱的意义,让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入境入情,这样,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便悄然完成了。
3.2合理展开信息化教学
新时期创新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多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展开信息化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理解和应用知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教育需求,引入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代教学工具能够让知识以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听音频、学习数字化资源的过程中进行文学鉴赏、思维发散,同时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能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涵。尤其是在教学一些相对抽象和晦涩难懂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工具,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比如,在《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疏通诗词内容,展现真实的情境,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动态视频,展示情境画面,让学生可以在视频当中感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动人场景,教师还可以为视频配上凄清伤感的音乐,继而增强学生的共鸣能力。这种方式对于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不佳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导入数字化资源,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去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意境,后续,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和品悟中心思想时也能够更具积极性和有效性。借助信息技术还能够上传数字化资源,帮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或者进行思维的发散和知识的延伸,让学生能够提高个人的综合学习水平,提高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再者,学校为了能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展开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教师的教育能力、信息化素养进行系统培训,使初中语文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也可有效展开信息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视域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是对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有效改进。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更肩负着人文素养的培养任务。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是教学模式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化与实践,也为未来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唐思远.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2):51-54.
[2]马春艳.注重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家长,2023(23):183-185.
[3]朱凤.注重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世界(学生之窗),2022(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