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五六年级“快乐读书吧”:用剧本杀解锁名著阅读新姿势

作者

张丽雅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和风小学 361102

摘要:本文聚焦五六年级 “快乐读书吧”,探索以剧本杀形式解锁名著阅读的新路径。剖析将剧本杀融入名著阅读教学的背景与意义,阐述从前期准备、活动开展到成果展示的具体实施策略,揭示这一创新阅读方式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价值,为五六年级语文教师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提供新思路与方法借鉴。

关键词:五六年级;快乐读书吧;剧本杀

引言

在五六年级 “快乐读书吧” 中,学生接触到如五年级的四大名著,六年级的《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经典名著。传统阅读教学方式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难以深入体会名著魅力。而剧本杀作为新兴娱乐形式,以其沉浸式体验、互动性强等特点,与名著阅读相结合,能为学生带来全新阅读感受,激发阅读积极性,提升阅读效果,亟待语文教师探索实践。

一、剧本杀与名著阅读融合的背景与意义

1.1 传统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

在传统名著阅读教学里,多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例如讲解五年级四大名著时,教师常逐章逐节分析情节,学生机械记笔记,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像《西游记》中精彩的神魔斗法情节,经传统教学平铺直叙,学生难以感受到其中奇幻魅力。对于六年级的《鲁滨逊漂流记》等世界名著,因文化差异,学生理解起来本就困难,传统教学又未给予学生自主感悟机会,致使学生对名著阅读兴致缺缺,阅读效果不佳,无法深入理解名著内涵与文化价值。

1.2 剧本杀的特点及对阅读兴趣的激发

剧本杀具有高度沉浸式体验与强互动性特点。它构建虚拟情境,学生化身角色融入其中。当将其与名著阅读结合,如在五年级名著《水浒传》剧本杀中,学生扮演梁山好汉,在特定情节推进中,感受人物的忠义豪情,像在 “智取生辰纲” 情节里,学生为完成任务,需深入研读相关内容,主动探究人物性格与行为动机。在六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剧本杀里,学生仿若置身冒险场景,与汤姆一同探索,极大激发对名著的好奇与阅读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求知。

1.3 二者融合对语文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

剧本杀与名著阅读融合,全方位助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在语言表达上,学生在剧本杀角色扮演中,需依据名著人物特点说话,像五年级学生模仿《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锻炼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在阅读理解方面,为更好参与剧本杀,学生要精读名著,理解复杂情节与人物关系,如六年级学生对《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冒险历程的理解。

二、剧本杀助力名著阅读的实施策略

2.1 基于名著内容的剧本创作准备

在准备阶段,教师先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名著。以五年级四大名著为例,学生分组梳理主要情节与人物关系,像梳理《红楼梦》家族人物脉络。之后依据名著经典片段构思剧本框架,确定角色与场景。六年级教师可组织学生针对《鲁滨逊漂流记》荒岛求生等关键情节,设计剧本线索。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如把控剧情合理性与难度,确保剧本既贴合名著,又适合学生参与,为后续阅读活动奠定基础,让学生在创作准备中加深对名著理解。

2.2 阅读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与情节推进

阅读活动开展时,学生依据剧本选定角色,全身心投入表演。五年级学生在演绎《西游记》“三打白骨精” 时,通过模仿孙悟空的动作、神态与语言,深入体会其嫉恶如仇性格。六年级学生在《汤姆索亚历险记》剧本杀里,随着情节推进,如山洞探险环节,与其他角色互动交流,推动故事发展。过程中,学生不断回顾名著内容,加深对人物情感与故事发展的理解,使阅读不再枯燥,而是充满趣味与挑战,沉浸式感受名著魅力。

2.3 阅读后的交流分享与反思总结

阅读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分享。五年级学生分享在剧本杀中对名著人物新的理解,如对《水浒传》中林冲性格转变的感悟。六年级学生交流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剧本杀里对主题的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反思阅读过程,总结经验,如分析剧本杀中情节设置合理性,思考如何更好呈现名著内容。

3.1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剧本杀融入名著阅读,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参与剧本杀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剖析名著中的情节线索,合理推理事件发展走向。以五年级学生参与《三国演义》剧本杀为例,他们置身于赤壁之战的场景中,要依据书中对战场形势的描写,如兵力部署、地理环境等因素,去推理出最佳作战策略,这一过程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让他们学会有条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六年级学生在《鲁滨逊漂流记》剧本杀里,面临着荒岛求生的困境,必须突破常规思维,思考独特的生存办法,像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搭建住所、获取食物等,从而培养了创新思维。而且在角色扮演时,学生需要站在名著人物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扮演《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体会他冒险时的心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同理心与批判性思维,从多个维度促使学生思维全面发展,使他们在阅读名著时理解更为深刻。

3.2 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剧本杀本质上是一项团队活动,在名著阅读剧本杀中,学生间的密切协作尤为关键。五年级学生在开展四大名著剧本杀分组表演时,从最初的剧本讨论环节开始,就需要成员各抒己见,共同梳理故事脉络,确定表演重点。在角色分配过程中,大家要依据彼此的特点与意愿,合理安排角色,确保每个角色都能被生动演绎。就像在《红楼梦》剧本杀中,各小组要精心协调贾宝玉、林黛玉等众多复杂的人物关系,在情节演绎时紧密配合,共同完成一场精彩表演。六年级学生在《汤姆索亚历险记》剧本杀里,团队成员需齐心协力推进探险情节。当遇到如路线选择等分歧时,大家要通过协商解决,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

3.3 对传承经典文化的意义

经典名著作为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剧本杀融入五六年级名著阅读,为经典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五年级学生通过参与剧本杀,能够深入探索四大名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在《西游记》剧本杀中,他们能在角色扮演和情节推进中,亲身体验佛道文化在故事中的体现,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与价值观。在《三国演义》剧本杀里,感受军事谋略文化的魅力,学习古人的智慧。六年级学生在《鲁滨逊漂流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世界名著剧本杀中,仿佛穿越到不同国家,真切感受其独特文化特色,了解异国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等。在这种充满趣味的阅读体验中,学生对经典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不再觉得传统文化枯燥乏味,而是主动去探索学习,让经典文化在新时代的环境下得以传承与发扬,在学生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培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四、结论

剧本杀融入五六年级 “快乐读书吧” 的名著阅读教学,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创新实践。它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束缚,成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全方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有力推动经典文化传承。语文教师应持续探索完善这一教学模式,让名著阅读在剧本杀的助力下,成为学生乐在其中的学习体验,为学生语文学习与文化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孔磊.数字赋能: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过程性评价——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鲁滨逊漂流记》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2024,(12):75-76.

[2]朱丽.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的实施路径——以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童年》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4,(20):55-56.

[3]伍安红.小学语文高段“快乐读书吧”阅读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