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巧用绘本,让小学语文低段读写“兴趣满格”

作者

王霞

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中心小学 118218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在农村教学实际场景下,绘本所具备的独特价值,其能够有效点燃学生对阅读的热忱,为写作启蒙奠定坚实基础,并且显著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介绍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包括精心挑选贴合农村生活实际的绘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绘本主题读写活动,以及深度结合农村本土资源拓展绘本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充分沉浸在充满乡土特色的情境中,深切感受读写的乐趣。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低段;绘本教学;读写兴趣

引言

在农村小学语文低段的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方式往往较为单一枯燥,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读写的兴趣和积极性。而绘本作为一种将生动图像与简洁文字完美融合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农村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农村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活素材,这些元素与绘本内容能够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借助绘本,能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高度契合小学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一、绘本对农村小学语文低段读写兴趣提升的意义

1.1 点燃阅读热情

农村的孩子们长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对自然万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绘本中那些描绘田园风光的画面,如金黄的麦浪、蜿蜒的小溪,以及讲述动物趣事的内容,像小羊吃草、小鸡啄米等场景,极易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例如,一本展现乡村四季变换的绘本,春天里五彩斑斓的花朵绽放,夏天池塘里的荷叶田田,秋天丰收的果实挂满枝头,冬天皑皑白雪覆盖田野,搭配简洁易懂的文字,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目光。他们会被绘本中这些熟悉又美好的场景所吸引,主动翻开绘本,开启阅读之旅。从最初对阅读的陌生和好奇,逐渐发展为对阅读的热爱,慢慢养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

1.2 开启写作启蒙

绘本通常具有简单清晰的故事结构和充满趣味的情节,这为低段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绝佳的范例。学生在阅读绘本后,能够借鉴其结构来讲述自己在农村的生活故事。自家小鸡孵化的过程,从母鸡孵蛋开始,到小鸡破壳而出,再到小鸡逐渐长大;或者菜园劳作的经历,播种、浇水、施肥,最后收获新鲜蔬菜。学生可以按照绘本的叙事方式,将这些生活中的点滴详细描述出来,把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1.3 增强学习自信

在绘本读写活动中,学生通过认真理解绘本故事,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且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小短文。当他们在班级中分享根据农村生活创作的绘本式短文时,比如描述自家院子里小猫玩耍的短文,配上自己简单绘制的小猫形象,若能得到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认可,内心会充满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极大地增强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读写学习中。他们会期待下一次的绘本读写活动,渴望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

二、巧用绘本提升农村小学语文低段读写兴趣的策略

2.1 选取贴合农村生活的绘本

教师应积极收集以农村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农事活动为主题的绘本。有讲述农村传统节日庆典的绘本,详细描绘春节时贴春联、放鞭炮,以及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热闹场景;还有介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绘本,如制作竹编、剪纸等。在课堂上,教师展示这些绘本,像拿出介绍农村丰收节的绘本,里面描绘了农民们收割庄稼、庆祝丰收的欢乐画面,学生看到熟悉的场景,会立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共鸣能够迅速引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为后续的读写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更轻松地理解和参与读写学习。

2.2 开展绘本主题读写活动

组织 “绘本故事表演” 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绎一个绘本故事。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把握角色特点,通过生动的表演将故事呈现出来。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绘本的理解,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例如,表演一个关于农村动物的绘本故事时,学生要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用清晰的语言讲述故事。举办 “绘本续写” 活动,当学生读完一本农村动物绘本后,教师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续写动物的新故事。比如,绘本中讲述了小兔子在森林里采蘑菇,学生可以续写小兔子遇到了新朋友,一起经历了有趣的冒险,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2.3 结合农村资源拓展绘本教学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田野、果园等农村自然环境,让他们亲身观察自然景象。在阅读了关于植物生长的绘本后,教师组织学生到农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幼苗成长,到开花结果。学生可以对照绘本中的描述,仔细观察现实中农作物的形态、颜色变化,感受生命的奇妙。回到学校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创作观察日记,将绘本中学到的知识与农村实践紧密融合。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

三、农村小学语文低段绘本读写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3.1 绘本资源获取难

农村学校的图书馆中,绘本的数量通常较为有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而且通过网络购买绘本,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农村学校来说,可能存在一定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家长捐赠家中闲置的旧绘本,发动家长的力量来丰富绘本资源。鼓励师生共同自制绘本,以农村生活为素材,创作具有本土特色的绘本。学生可以绘制 “我家的一天” 主题绘本,从早上起床帮忙喂鸡,到中午在田间与家人一起劳作,再到晚上一家人围坐吃饭,将自己的生活点滴用简单的绘画和文字记录下来,既丰富了绘本资源,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对家乡的热爱。

3.2 教师指导经验不足

部分农村教师由于接触绘本教学的机会较少,对绘本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有限。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学校可以积极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活动。线上,邀请绘本教学专家进行直播讲座,讲解绘本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线下,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分享各自在绘本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同时,安排教师观摩优秀的绘本教学案例视频,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课堂组织方式,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提升教师的绘本教学指导水平。

3.3 家校合作不畅

部分农村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孩子在学校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本知识,阅读绘本会耽误学习时间,对绘本阅读不够重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绘本对孩子读写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际案例说服家长。在家访过程中,教师可以带上学生创作的绘本作品,向家长展示孩子在绘本学习中的成果,如精美的绘画、流畅的文字表达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家长切实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助力孩子读写兴趣的培养。

四、结论

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只要充分发挥绘本的优势,科学运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能够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读写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持续探索创新,充分挖掘绘本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的巨大潜力,为农村孩子打开读写兴趣的大门,照亮他们的语文学习之路,助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贵英.巧用绘本教学创新小学语文低段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4,(15):91-94.

[2]曾宁羽.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教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4.

[3]杨晶.小学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实践探析[J].江西教育,2023,(4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