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建筑节能背景下外墙保温施工技术的难点与应对策略

作者

黄必文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3

摘要:在当前建筑节能成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重要方向的背景下,外墙保温作为建筑节能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建筑能耗、环境效益与使用寿命。本文在分析外墙保温施工技术的基本内涵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难点,包括施工工艺不完善、材料性能波动、施工环境复杂等方面,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如优化施工流程、加强技术培训、完善质量监控和推行信息化管理等措施。研究表明,通过多方协同和技术革新,外墙保温施工技术有望实现突破,为建筑节能提供有力保障,并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发展。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施工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对相关政策制定和标准完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施工技术;难点;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节能已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外墙保温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对提高居住舒适度和延长建筑寿命具有显著作用。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材料、工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外墙保温施工技术面临着诸多难点,诸如施工工艺标准不统一、材料适应性不足、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以及环境条件复杂等问题频频出现,严重制约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部分地区在外墙保温施工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应用水平仍有待提高。如何在建筑节能的大背景下,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优化有效解决外墙保温施工中的关键问题,成为当前建筑行业亟待攻克的难题。

一、外墙保温施工技术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外墙保温施工技术作为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其内涵主要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保温层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当前,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建材与新型保温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保温施工工艺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但在实际工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从材料角度看,新型保温材料虽然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环保特性,但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波动较大,材料之间的粘结性能、抗水性和耐久性存在不确定因素,导致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脱落和水渗等问题;其次,在施工工艺方面,传统的施工方法受限于操作技术和设备水平,工艺流程不够规范和精细,现场管理与施工标准难以严格执行,造成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保温效果;再次,外墙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如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以及施工现场的局部环境差异,均对施工工艺产生重大影响,增加了技术实施的难度;此外,相关技术标准和检测手段尚未完全跟上材料和工艺的发展步伐,缺乏统一、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使得施工后期维护和性能保障存在较大隐患。总体来看,当前外墙保温施工技术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材料稳定性、施工标准化、环境适应性和质量监控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亟需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优化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为建筑节能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外墙保温施工技术难点的应对策略与管理模式创新

(一)优化施工工艺与流程管理提升施工质量

在建筑节能背景下,优化外墙保温施工工艺与流程管理,是应对施工技术难点、提升工程质量和节能效益的重要途径。以住宅外墙常用的 EPS 板、热固板,以及商办建筑应用的岩棉板为例,施工工艺需精准适配。

对于 EPS 板,其质地较轻且吸水性较强,施工时易出现板面不平整、拼接缝隙过大问题。施工企业应采用专用的 EPS 板切割设备,确保板材尺寸精准,拼接严密。在粘贴 EPS 板时,要严格控制胶粘剂的涂抹厚度与均匀度,每平米涂抹点数量与面积需符合规范,保证粘结牢固。针对热固板,作为住宅常用的外墙保温材料 ,因其脆性较大,搬运与施工过程中易破损。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专项培训,规范搬运与安装动作,轻拿轻放。安装时,可先在墙面弹线分格,确保热固板铺贴横平竖直,减少因安装不当导致的开裂风险。

在商办建筑使用岩棉板施工时,岩棉纤维易刺激皮肤与呼吸道,需为施工人员配备专业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面具等。同时,岩棉板密度较大,固定难度高,应选用合适规格的锚固件,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进行锚固,确保岩棉板牢固附着在墙体上。

施工流程管理方面,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将工程划分为基层处理、保温板粘贴、锚固件安装、抹面防护等关键节点,利用红外测温仪、靠尺等工具对保温层进行检测。其中,红外测温仪主要用于检测保温层的温度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温度数据可以间接推断保温层的厚度是否均匀、有无空鼓等问题 ,因为在热传导过程中,厚度不均或有空鼓的区域温度表现会与正常区域不同。同时靠尺用于检测保温层的平整度,相关数据通过移动终端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一旦出现偏差,立即通知现场施工人员调整。企业还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技能考核,考核内容涵盖各类保温板施工工艺要点,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引入新工艺试验,如不同胶粘剂在各类保温板上的粘结强度测试,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标准,为大规模推广提供坚实技术支撑。优化施工工艺和流程管理,可降低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与能耗损失,提高施工效率与经济效益,推动外墙保温技术朝着高标准、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二)材料性能提升与新型绿色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

针对外墙保温施工中材料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高材料质量和推广新型绿色保温材料是关键举措。以常见的 EPS 板、热固板、岩棉板为例,需从多方面提升材料性能。

EPS 板在高温环境下易收缩变形,影响保温效果。生产企业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调整原材料配方,增强 EPS 板的耐高温性能。同时,在材料出厂前,增加高温老化测试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对于热固板,提升其韧性是关键。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研发新型添加剂,融入热固板生产过程,改善热固板脆性,提高抗冲击性能。在岩棉板生产中,优化纤维加工工艺,使岩棉纤维分布更均匀,提升岩棉板整体强度与保温性能一致性。

在推广新型绿色保温材料方面,政府和行业协会可出台补贴政策,鼓励开发商在住宅与商办建筑中使用性能更优的保温材料。组织示范项目,如建设采用新型高性能 EPS 板的住宅小区,以及使用改良岩棉板的商业写字楼,向行业展示新型材料的优势。建立材料性能检测与质量认证体系,对各类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防火性能、耐久性等进行严格检测,只有通过认证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确保施工使用的材料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新型绿色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可解决传统材料性能不稳定问题,降低施工能耗,提高保温效果,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推动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向绿色、智能、高效方向发展。

(三)信息化技术应用与智能监控系统建设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破解外墙保温施工技术难点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从而实现质量控制、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以住宅外墙 EPS 板、热固板,以及商办建筑岩棉板施工为例,可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企业引入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监控系统。在住宅 EPS 板施工中,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胶粘剂温度、环境湿度等数据,这些数据会实时传输至管理平台。当环境湿度过高,可能影响 EPS 板粘结效果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提醒施工人员暂停施工或采取除湿措施。在热固板施工时,利用图像识别技术,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热固板铺贴平整度,一旦发现偏差,及时通知工人调整。对于商办建筑岩棉板施工,借助物联网技术,对锚固件安装数量、安装深度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安装质量符合标准。

利用虚拟仿真和 BIM 技术,对不同保温板施工过程进行数字建模和工序模拟。在住宅项目施工前,通过 BIM 模型模拟 EPS 板与热固板的铺贴顺序、拼接方式,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如板材切割不合理导致的浪费等,为现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商办建筑中,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岩棉板的安装流程,预判施工风险,如岩棉板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纤维飞扬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影响,提前制定防护措施。信息化平台与项目管理系统、质量检测系统和成本核算系统有机整合,形成闭环管理体系。企业通过建立远程监控中心和移动终端应用,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查看施工现场情况,及时处理问题,提高现场响应速度。

(四)施工安全管理与环保节能措施的综合保障策略

在外墙保温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管理与环保节能措施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重要环节,其综合保障策略要求在施工组织、现场管理和后期维护等各环节中落实安全、环保和节能标准。以住宅外墙 EPS 板、热固板,以及商办建筑岩棉板施工为例。

在住宅 EPS 板与热固板施工前,企业制定详细安全施工方案,针对 EPS 板易燃特性,明确施工现场防火措施,如设置灭火器、严禁明火作业等。对于热固板施工,强调防破损安全要点,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模拟热固板搬运、安装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如板材掉落等,让工人掌握正确应对方法。在商办建筑岩棉板施工时,考虑到岩棉纤维对人体的危害,制定专项防护方案,为工人配备专业防护装备,并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规范施工用电安全,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保障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需进一步强化。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划分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对外墙保温材料的堆放严格管理,按规格、类型分类存放,保持通道畅通,预防材料坍塌伤人。同时,注重环保节能。施工时,对 EPS 板、热固板及岩棉板的边角废料及时回收,分类处理,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浪费。选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降低能耗,从各个环节确保外墙保温施工的安全、环保与节能目标达成。

三、结束语

本文以建筑节能为背景,围绕外墙保温施工技术中的主要难点展开深入探讨,并从施工工艺优化、材料性能提升、信息化管理、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以及全生命周期评价等多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外墙保温施工技术难点的解决不仅依赖于技术革新和管理模式的转型,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施工单位多方协同,通过标准体系完善、智能化系统应用以及绿色建造技术推广等手段,实现从源头控制到全过程监控的闭环管理。未来,随着新型绿色保温材料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必将呈现出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趋势,从而为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和经济效益。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施工企业和技术研发单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标准完善提供了参考,期望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刘永康.绿色建筑节能视野下的外墙保温材料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4):146-147.

[2]付慧.绿色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在建筑外墙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1,47(5):24-25.

[3]李宁,林凯华.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及其检测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5-16.

[4]张帅,朱静.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及其检测技术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