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的试验分析
王攀宇
云南路桥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云南省楚雄市 675000
摘要:本研究通过实验分析探讨了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随着交通量和路面温度的逐年上升,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成为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了不同类型和掺量的纤维对混合料性能的改善作用。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不同纤维掺量的高温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适量的纤维掺入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系统的实验分析,为优化沥青路面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纤维掺量;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抗车辙性能;路面寿命
一、引言
随着交通负荷的不断增加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环境,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逐渐成为道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温下,沥青混合料容易发生软化,导致车辙、裂缝等病害,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因此,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有效的改善方案,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纤维掺入不仅可以增强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还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和抗老化性能,从而改善其高温稳定性。不同类型的纤维,如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能,已被证明能够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的抗车辙性能和耐久性。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掺量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实验分析,旨在为沥青路面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提升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本实验使用的沥青混合料主要包括常规沥青和不同类型的纤维(如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沥青的主要成分为石油馏分,选择70号A级道路沥青,并根据设计要求调整其粒料组成。纤维材料的选择根据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性、增强效果以及耐高温性进行评估。
2.2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不同掺量的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掺量分别为0.1%、0.3%、0.5%和0.7%。实验过程中,按照标准的高温稳定性测试方法,测定了不同掺量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抗变形能力等指标。每种掺量的实验样品都经过重复测试,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3 测试方法
高温稳定性测试主要通过车辙试验、流变试验、动态粘弹性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车辙试验使用了标准的车辙仪,测定了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深度。流变试验则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剪切应变速率分析,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通过这些测试方法,全面评估了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
3.1 纤维掺量对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纤维掺量显著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尤其在掺量为0.3%和0.5%时,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达到了最佳效果。在没有纤维的情况下,混合料在高温下容易发生车辙,且车辙深度较大。通过掺入0.3%纤维后,车辙深度从无纤维时的15.8 mm减少到12.2 mm,约减少了23%。当纤维掺量增加到0.5%时,车辙深度进一步下降至9.5 mm,表现出显著的改善。这表明,纤维的加入能够有效增强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抗变形能力。此外,纤维还能增强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避免了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过度软化,导致车辙的发生。高掺量的纤维(0.7%)虽进一步提升了抗车辙性能,但施工性有所下降,且超出了最优掺量范围,未能获得额外的显著效果。
3.2 纤维掺量对流变特性的影响
在流变试验中,纤维的掺入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粘弹性特性。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的流动性逐渐降低。具体来看,掺入0.3%纤维后的混合料在高温剪切流变试验中,粘度提升了大约15%,这意味着沥青的流动性变得更差,结构更加稳定。掺入0.5%纤维后,混合料的复原能力和弹性增强,粘度较未掺纤维的样品提高了约20%,这表明纤维能显著提高沥青的抗剪切变形能力。在掺纤维后的样品中,尤其在0.5%掺量下,混合料的应力松弛特性变得更好,能有效抵抗车流荷载和温度变化。尽管掺入更多纤维(如0.7%)进一步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但其粘性过高可能导致低温条件下的脆性增加,因此,在选择纤维掺量时,需在提高高温稳定性和保证低温抗裂性之间找到平衡。
3.3 纤维掺量对综合性能的影响
综合性能测试表明,纤维掺量不仅对高温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还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抗疲劳性能等其他指标有所影响。在本研究中,掺入0.3%和0.5%纤维的混合料不仅表现出较好的抗车辙能力,其低温抗裂性也有所改善。例如,掺0.3%纤维后的混合料在低温下的抗裂性比无纤维混合料提高了约10%。这表明,适量纤维的掺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合料的整体性能。然而,当纤维掺量过高(0.7%)时,虽然高温稳定性得到改善,但由于纤维导致的沥青混合料粘性过强,施工时可能出现搅拌困难,且材料的流动性变差,最终可能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度。综合性能的改善与纤维掺量的平衡息息相关,因此,纤维掺量应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
四、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机制分析
4.1 纤维对沥青与骨料粘结力的增强作用
纤维掺入沥青混合料后,能够改善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从而增强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纤维通过物理作用与沥青和骨料表面结合,形成一种增强的复合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沥青和骨料之间的粘结更加牢固。例如,聚酯纤维在混合料中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能有效提高沥青膜的抗剪切能力。在高温条件下,这种增强的粘结力使得沥青混合料能更好地抵抗交通荷载和温度变化,从而降低车辙的发生几率。研究显示,当掺入适量纤维时,混合料的粘结性能明显提升,有助于沥青膜的稳定,避免沥青的过度软化和流动性提高。
4.2 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流动性的控制作用
纤维的掺入能够有效调节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在高温下,沥青容易发生软化,导致混合料流动性增加,进而引发车辙等问题。纤维在沥青中的作用是通过增加其内部的粘弹性,减少沥青的流动性。以聚丙烯纤维为例,它具有较强的耐高温特性,并能有效分散沥青中的流动性,防止沥青过度流动。在高温条件下,纤维能够提高混合料的粘度,增强其抗变形能力,使得沥青混合料在车流荷载下保持更好的稳定性。通过控制流动性,纤维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沥青的软化过程,从而提高了高温下的抗车辙性能。
4.3 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抗老化性能的提高作用
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也有显著改善作用,特别是在长时间高温环境下。沥青材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容易发生氧化和分解,导致其性能逐渐下降,特别是粘结性和弹性性能。掺入适量纤维后,可以形成一个内在的增强网络结构,这不仅提高了混合料的稳定性,还能够延缓沥青的老化过程。某些纤维如聚丙烯纤维,因其较高的耐热性,能够有效抵抗高温对沥青的影响,从而减少沥青的老化速度。例如,研究显示,在沥青中加入0.5%聚丙烯纤维后,混合料的老化指数显著降低,抗裂性能和抗车辙能力得到改善。这表明纤维的加入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耐久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五、结论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分析,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适量的纤维掺入(如0.3%至0.5%)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纤维通过增强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显著改善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然而,过高的纤维掺量可能影响混合料的施工性和低温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工况合理选择纤维的掺量。总之,纤维的合理使用为改良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龙柱良.不同类型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J].四川水泥,2024,(11):218-220.
[2]夏清.伊朗岩沥青/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改性沥青的影响与性能试验[J].粘接,2024,51(05):83-86.
[3]孙亚辉.玄武岩纤维增强排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市政技术,2023,41(02):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