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核心思路

作者

靳德宇

江苏金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 辽宁省 沈阳市 110000

摘要: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是保障城市燃气安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但在改造施工中往往需要面临施工现场地下管线复杂、作业空间有限以及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等问题,不仅对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也要求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能力。施工单位应结合老旧小区燃气管道特点,合理应用施工技术方法,优化施工管理措施,强化智能监管、规范施工流程,以实现安全性、经济性与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

关键词: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本溪市平山区建工小区,三合小区及新闻小区改造项目共涉及3个小区,55栋住宅楼,共惠及3979户居民。在燃气改造工程施工中,需更换DE200聚乙烯管道1034m,更换DE160聚乙烯管道1839m,更换DE110聚乙烯管道1737m,更换DE63聚乙烯管道626m,更换DN50无缝钢管190m。本文将结合该改造项目分析施工技术要求和现场管理对策。

一、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施工难点问题分析

(一)环境条件复杂

通过前期勘察发现,施工现场地下存在较为复杂的管线设施,加大了施工难度。同时,因老旧小区年久失修,其地质结构存在变异,这可能会导致土体失稳,甚至出现沉降或者塌陷等问题,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二)作业空间有限

施工空间有限是本次改造施工中的难点问题之一。小区内建筑物较为密集,且道路狭窄,大型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进出场难度较大,无法采用大规模机械作业方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避免对现有设施造成破坏,也客观上导致施工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三)施工扰民问题

在改造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施工噪声和振动,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采取多频次以及小范围的施工方式,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改造施工技术分析

(一)科学应用‌智能化技术‌

在改造施工过程中,为保质施工质量安全,应积极构建‌智能监测系统,在燃气‌管道的各关键节点应部署压力传感器以及气体浓度探测器等设备,以实时采集管网运行数据。所采集数据可传输至云端管理平台的控制中心,其可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方法自动识别压力异常、微小泄漏等潜在风险,为早期预警以及故障定位提供数据基础【1】。同时,施工单位还应综合应用GIS技术以及BIM技术构建三维管网模型,进一步优化改造施工方案,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二)非开挖技术

目前在燃气管道的改造施工中多采用非开挖技术,较为常用的主要有顶管技术、定向钻技术以及牵引管技术等。不同的非开挖技术在适用条件以及技术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施工单位应详细勘查现场地质水文条件和地下管线布局走向等,以提高技术选择应用的合理性。施工人员应准确掌握各项技术要点,精确控制各项工艺参数,且应做好对地下设施以及原有管线的保护措施。在过路管道施工中一般应‌采用定向钻穿越技术,施工时应按照管径的1.5倍控制钻孔直径,优化泥浆配比,且应将回拖力控制在10kN以下,以防止出现坍孔等问题。

(二)焊接技术

连接‌聚乙烯管道时一般应采用热熔‌‌工艺,‌热熔温度应控制在210±10℃之间;而加热时间则应根据管壁厚进行相应的调整。在DE200管道施工中,则应将热熔温度以及加热时间适当提高。同时,应合理控制对接压力,并可借助液压系统稳压。接头冷却期间禁止移动管道,且应结合管径的不同合理确定冷却时间。而DN50钢管的焊接施工则可以采用氩弧焊打底与手工电弧焊填充相结合的施工技术,且应科学选择焊条类型型号【2】。焊缝坡口可采用V型形式,且应注意控制其角度和钝边长度。在‌焊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以及每层焊道厚度,以保质施工质量。在完成焊接后应做好清渣处理,并将飞溅物打磨去除,焊缝余高应控制在3mm以内。施工单位应利用射线探伤以及渗透检测等技术方法检测‌焊缝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三)防腐处理技术

虽然在聚乙烯管道直埋敷设施工时一般‌无需额外防腐处理‌。但如需穿越强腐蚀性土壤区域时,则应需包裹防渗土工布隔离腐蚀介质。当管道接口采用的是热熔焊接工艺时,因所形成接头的防腐性能与管体一致,通常不需要额外处理。但需检测电熔套筒连接处聚乙烯层完整性,避免氧化层残留导致界面腐蚀。在本次改造施工中还应重点做好DN50无缝钢管的防腐施工。施工人员应在钢管外侧依次涂抹厚度为50-100μm的环氧粉末涂层及250-400μm厚的胶粘剂层,还应设置聚丙烯保护层,以形成三层结构的防腐层。同时,为使防腐层能够保持较好的连续性,应注意清除焊渣,并补涂液态环氧涂料。对‌穿墙/穿路管段则应增设聚乙烯套管,并用聚氨酯发泡胶等柔性密封材料填充间隙,以实现双重防护。

三、优化现场管理对策

(一)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应构建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的所有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在施工准备阶段应严格审核施工图,熟悉施工技术规范,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均能充分了解各项工艺流程以及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正式开始后则应由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共同检查监督现场施工情况。特别是要对管道焊接以及接口处理等关键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施工单位还可利用运用区块链技术对材料进场、焊接参数、压力测试等关键环节数据进行存证,形成数字化档案,以实现对改造施工质量的全程追溯,且应积极开展‌数字化验收,以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二)安全管理措施

保证施工安全是现场管理工作的核心。在施工前应全面评估现场的安全隐患,准确识别施工高风险点,且应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预案。同时,在施工现场必须指派专职安全员认真检查所有进入现场人员是否按照安全规定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具,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是否清晰醒目,且应以旁站以及巡视检查等方式对现场作业进行监督,确保施工操作规范标准,无违章作业行为出现。施工单位可采用无人机以及智能安全帽等技术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监测,并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未佩戴防护装备、违规作业等行为,即时推送整改指令。

(三)绿色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在老旧小区的燃气管道改造施工中要采取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现场监管,以实现绿色文明施工目标。施工现场应设置移动式隔音屏障、低噪声设备等防尘降噪设施。对开挖土方应及时覆盖防尘网,并同步采取洒水降尘等抑尘措施。同时,施工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环保规定规范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污染小社区环境。施工过程中时精确控制施工范围,将对小区以及周边区域道路以及原有绿化设施的破坏降至最低。在完成施工后必须及时采取恢复措施,修复现场环境。此外,改造拆除下来的废旧管道应采取分类回收措施,具备再利用价值的部分应进行‌资源循环利用,从而有效提升改造施工的绿色环保性。

(四)现场协调措施

在燃气管道改造工程中,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现场管理人员应与小区物业以及居民之间加强沟通协同,做到施工计划以及进展的及时告知,并全面收集居民反馈意见,以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避免施工引发纠纷或社会矛盾。同时管理人员还应与现场施工班组之间保持实时联系,以动态掌握施工进度和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为及时解决问题、保证施工任务的高效优质完成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是社会影响广泛的系统工程,不仅施工技术复杂,且对现场管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应用非开挖等施工技术,并引入智能监测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在现场管理工作中则应构建流程监管体系,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绿色文明施工目标,为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尹永强. 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J]. 上海煤气,2024(3):19-21.

[2] 张霖. 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J]. 城镇建设,2025(3):36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