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与德育融合的实证研究
李红
武胜县旧县小学校
小学阶段是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愈发凸显。团队协作精神不仅是体育竞技的灵魂,更是学生未来社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德育则是引导学生明是非、知荣辱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团队协作培养常流于形式,德育渗透缺乏系统设计。基于此,本文聚焦体育教学场域,以实证研究为视角,通过创设合作情境、开展小组竞赛等教学策略,深入剖析团队协作精神与德育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以具体教学案例为支撑,旨在揭示体育教学中 “技” 与 “德” 共生共长的内在规律,为新时代小学体育教育的育人实践提供可操作的范式。
1 创设合作情境任务,培育团结互助品德
顺龙中心小学 ;,2024:293-294.DOI:10.26914/c.cnkihy.2024.074503.[2] 吕玉国 . 小学体育教学中团队合作能力培育的有效路径 [C]//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2024 数字化教育生态构建与未来学校发展交流会论文集. 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许溪中心小学 ;,2024:198-202.DOI:10.26914/c.cnkihy.2024.07306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核心在于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在小学体育教学场景中,学生并非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而是在具体合作情境任务里,主动构建对团队协作与品德内涵的认知。当教师创设出需要共同攻克难关的情境,学生们为达成目标,必须借助同伴的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在相互协作中不断修正认知、深化理解。这种学习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更通过亲身实践,将团结互助的精神从抽象概念转化为自身行为准则,逐步内化为稳定的品德素养,使其在未来面对各类问题时,都能主动践行团结互助的理念,实现从知识学习到品德塑造的跨越【1】。
在 “障碍接力赛” 教学实践中,随着一声哨响,各小组展开激烈角逐。第三小组的小美在跨越跳绳障碍时,因动作稍显慌乱,脚步被绳子缠住,重重摔倒在地。看着其他小组的成员接连超越,小美眼眶泛红,满心自责。就在这时,同组的小明迅速折返,蹲下身子,轻轻拍了拍小美的肩膀说:“别着急,咱们慢慢来!” 其他队员也纷纷停下前进的脚步,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鼓励:“小美加油!我们相信你!” 在大家的鼓励声中,小美重新站了起来,深吸一口气,与队员们重新投入比赛。尽管他们最终未能取得优异名次,但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的相互扶持、彼此鼓励,让团结互助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学生们通过这场充满挑战的接力赛,切身体会到团队力量的强大,集体荣誉感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2 开展小组竞赛比拼,塑造公平竞争品格
竞争理论揭示,适度且规范的竞争是推动个体成长与群体进步的重要动力。在小学体育教学场景中,小组竞赛比拼为学生提供了释放活力与潜能的舞台。当学生置身于竞争环境,为达成目标,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被充分激发,而规则的存在则如同准绳,划定竞争的边界【2】。通过严格遵守规则,学生不仅能在竞争中展现真实实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公平竞争的意义。这种将规则意识内化为行为准则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尊重对手的品格,让他们明白唯有在公平的框架下竞争,胜利才具有真正价值,从而为未来参与社会竞争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春日的阳光洒满操场,五年级拔河比赛在此起彼伏的呐喊助威声中激烈进行。教师提前将参赛规则制成图文并茂的展板,上面用鲜艳的色彩标注着 “双手握紧绳索”“听到哨声才能发力” 等关键要点。讲解时,老师一边耐心细致地阐述规则,一边亲自示范动作,还不时纠正学生们的姿势,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清楚明白比赛要求。当第三组与第四组展开对决时,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第三组的学生 A 眼神中充满渴望,一心想为小组争得荣誉。就在裁判举哨的刹那,他因求胜心切,悄悄使出了力气,绳索在哨声响起前便开始滑动。裁判的哨声尖锐地划破空气,果断判定第三组违规,取消了他们的比赛资格。突如其来的结果让第三组的学生们呆立当场,面面相觑,脸上满是震惊与失落。学生 A 的脸涨得通红,头深深地低着,懊悔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赛后,老师组织全体学生围坐在操场边展开讨论:“如果不遵守规则,比赛还有意义吗?” 学生们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 “这对其他组不公平”,有的认为 “就算赢了也不光彩”。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逐渐明白了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后续的比赛里,学生们不仅自觉互相监督,还会在对手失误时主动提醒。这场拔河比赛,就像一颗种子,让公平竞争的理念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相信这颗种子会在未来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3 结语
本研究通过理论建构与教学实践的双重探索,证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与德育具有显著的可行性与实效性。无论是 “障碍接力赛” 中互助情境对团结品德的浸润,还是 “拔河比赛” 中规则意识对公平品格的塑造,均表明体育课堂可成为价值观培育的生动载体。教师需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情境创设、活动设计与及时引导,将团队协作的行为训练与德育的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逐步形成责任担当、公平竞争、互助共赢的价值认知。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策略的多样性,深化对不同学段、不同体育项目育人功能的差异化探索,为构建 “五育并举” 的教育体系提供更多实践样本与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雷飞 .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实践探索 [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4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下). 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