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朱尚夫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7
一、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一)传统管理模式的特点
传统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管理通常采用直线职能制,存在层级明确但部门间沟通困难的问题。各部门如养护、施工、物资采购等缺乏协调,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和决策效率低。管理流程依赖经验,缺乏科学流程设计和规范标准,存在随意性和重复劳动。技术应用上,主要依靠人工和简单机械,新技术和设备应用不足。例如,路面病害检测多依赖人工观察和简单工具,难以提供准确数据支持养护决策。
(二)现存问题与挑战
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管理粗放、资源浪费问题。材料采购和设备调配缺乏科学规划,导致库存积压、供应不及时和设备闲置。质量控制不系统,标准模糊,监督不到位,影响施工质量。资源利用效率低,人员培训不足,设备老化,利用率低。应急响应迟缓,难以应对交通流量增长和极端天气,影响道路安全。
二、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目标
(一)精细化管理的定义与理念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精细化管理,涉及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旨在精确规划、细致安排、深入控制养护施工全过程。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精准控制质量、有效降低成本、显著提升效率。核心在于明确管理责任,要求管理者到位、尽职,细化、量化、标准化、协同化工作内容和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消除管理盲区与漏洞,提高管理精准度和有效性,实现养护施工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
(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核心目标
精细化管理旨在提升养护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流程控制,确保工程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延长高速公路寿命。同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管理效率的提升也是关键,利用信息化和标准化流程简化管理,加快信息传递和决策速度。此外,强化安全管理,全面识别和控制施工风险,降低事故概率,确保人员和道路安全。
三、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要点
(一)组织管理精细化
优化养护施工组织架构是组织管理精细化的关键。打破传统部门壁垒,建立扁平化、协同化的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制定清晰的岗位说明书。设立综合协调部门,负责统筹养护施工各环节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同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质量标准达标率、团队协作效果等纳入考核指标,激励员工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流程管理精细化
在制定高速公路养护计划时,利用历史数据、实时检测和交通预测,采用科学方法,确保计划的详细性和合理性。明确项目时间节点、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前,严格审核方案,确保科学可行,并准备物资、设备和人员培训,保障施工顺利。施工中,建立标准化流程,规范操作,强化现场管理,监控进度和安全,及时解决问题。验收阶段,设定严格标准,使用专业设备和方法,全面评估工程质量,确保质量合格。
(三)资源管理精细化
人员管理方面,根据养护施工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晋升空间和发展机会,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
设备管理上,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从设备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到报废更新,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同时,根据施工任务需求,合理调配设备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材料管理要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存储和使用制度。采用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加强材料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优化材料存储环境,减少材料损耗;严格控制材料使用,避免浪费。
(四)质量管理精细化
细化质量标准是质量管理精细化的基础。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行业标准,结合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的养护施工质量标准,涵盖路面平整度、结构强度、排水性能等多个方面。优化质量控制流程,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质量要求和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巡检和抽检,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施工后进行全面质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建立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内部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对养护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外部邀请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进行质量评估,确保质量监督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严格按照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确保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四、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相关制度是模式有效实施的前提。制定涵盖组织管理、流程管理、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标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例如,制定《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组织管理办法》《养护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设备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加强制度执行监督,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技术保障
先进技术的应用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养护施工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对高速公路路况、设备运行状态、施工进度等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在检测技术方面,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如探地雷达、激光平整度仪等,准确检测路面病害和结构缺陷,为养护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此外,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养护施工质量和效率。
(三)人才保障
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一方面,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定向培养和联合培养,为行业输送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专业知识讲座、技能竞赛、学术交流等活动,拓宽员工知识面,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加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五、结语
精细化管理模式是提升高速公路养护水平的关键,通过改进传统模式,解决存在问题,实现质量提升、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和安全保障。随着科技和管理理念的进步,精细化管理模式将不断优化,融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与绿色养护理念结合,推动养护事业科学、高效、环保发展,对保障高速公路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余巧玲. 精细化养护管理在公路项目中的运用分析[J]. 交通科技与管理,2023, 4 (04): 171-173.
[2]张亮. 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精细化管理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 (12):209-211.
[3] 李俊淞 .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J]. 科学家 ,2017, 5 (10): 77-78.
[4] 曹万利.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 (10): 148-150.
[5] 杨萍. 如何做好高速公路精细化养护及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 科技视界,2015, (10): 254.
作者简介:朱尚夫(1993.04)男,汉族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