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企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优化
陶红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22
一、国企档案管理制度概述
(一)国企档案管理制度的内涵与特点
国企档案管理制度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总称,包括组织架构、岗位职责、操作流程、技术标准及监督考核等。它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基本遵循。
该制度特点包括政策性,需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系统性,建立相互关联的制度体系以管理档案全生命周期;专业性,适应档案管理技术发展,如电子档案和信息化建设。
(二)国企档案管理制度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规范与指导作用。在规范管理方面,它明确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与流程,使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档案管理混乱,从而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在保障档案安全完整方面,制度通过对档案保管环境、存储方式、借阅流程等方面的严格规定,有效降低档案损毁、丢失、泄露等风险,确保档案的实体安全与信息安全。
同时,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有助于国有企业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通过对档案的分类整理与价值鉴定,能够将分散的档案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资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与决策参考。此外,档案管理制度还在企业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对企业历史档案的妥善管理,留存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与文化记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二、国企档案管理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企档案管理制度现状
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已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对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在档案收集方面,制定了明确的收集范围与收集标准,确保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重要档案能够及时、完整地归档;在整理环节,遵循统一的分类标准与整理规范,对档案进行有序排列与编目;在保管方面,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库房,配备必要的保管设备,保障档案的存储环境符合要求;在利用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借阅、查询制度,方便企业内部人员对档案信息的合理使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企业管理需求的变化,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了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档案管理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然而,一些国企的档案管理制度仍以纸质档案为核心,对电子档案管理缺乏明确规定,导致电子档案管理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实现与纸质档案的协同管理。
随着国企改革深化,业务领域拓展,新档案类型不断出现,但现有档案管理制度未能及时更新,对新业务产生的档案缺乏管理规定,无法满足全面管理需求。
部分国企对档案管理制度执行重视不足,管理层主要关注生产经营,认为档案管理贡献较小,导致执行缺乏资源支持与监督考核。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激励与约束,工作流程随意简化,制度难以落实。
档案管理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缺失,缺乏常态化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无明确处罚,削弱了制度权威性与严肃性。
档案管理涉及各部门,需密切配合。但国企各部门间普遍缺乏协同管理,业务部门忽视档案收集整理,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不足,影响档案管理效率。
缺乏统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各部门档案信息无法实时共享,形成信息孤岛,阻碍档案资源整合利用,不利于企业统一管理与监督。
三、国企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优化策略
(一)更新制度内容
为适应时代发展与企业需求,国企应及时更新档案管理制度内容。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将电子档案管理纳入制度核心内容,明确电子档案的定义、范围、归档要求、存储标准、安全保障等内容,建立电子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同时,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制定档案数据分析与挖掘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为企业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支持。
结合企业战略调整与业务拓展,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动态优化。针对新业务产生的档案类型,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明确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与利用流程;建立档案资源战略管理机制,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对档案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与布局,确保档案资源能够有效服务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强化制度执行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执行监督考核机制是确保制度有效落实的关键。企业应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监督小组,定期对各部门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检查内容包括档案收集的完整性、整理的规范性、保管的安全性以及利用的合规性等方面。通过量化考核指标,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绩效、员工个人奖惩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与培训工作,提高全员档案管理意识与执行能力。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向企业员工普及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与具体要求,使员工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与自身工作的密切关系,自觉遵守档案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人才保障。
(三)加强协同管理
建立跨部门档案协同管理,消除壁垒,深度融合档案与业务工作。企业需成立档案管理协调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沟通机制,及时解决问题。
优化档案流程,制定统一标准与规范,确保管理一致性与规范性。建立企业级档案信息化平台,集中管理与共享档案信息,提升利用效率,促进协同工作。全程跟踪监控档案流转,保障安全与完整。
(四)引入创新管理理念
引入精益和绩效管理理念至国企档案制度,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精益管理通过优化流程减少浪费,提升档案工作效率和质量。例如,优化整理流程和采用先进分类方法,缩短整理时间,提高检索准确性。
绩效管理关注目标设定、监控和评估,融入档案制度明确目标和方向。通过监控和评估全过程,及时改进问题,激励管理人员主动工作,提升档案管理绩效。创新管理理念推动国企档案制度持续改进和创新。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深入,国企档案管理制度将面临更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国企档案管理制度应朝着智能化、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在智能化方面,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在标准化方面,积极参与国际档案管理标准制定,推动国企档案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化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与技术,提升国企档案管理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档案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元君 .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分析 [J]. 办公室业务 , 2024,(09): 83-85.
[2] 常娜 . 新档案法视角下国企档案管理的发展路径研究 [J]. 兰台内外 ,2022, (16): 7-9.
[3] 解晓燕 . 公司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J]. 营销界 , 2019, (52):40-41.
[4] 张译之 , 耿宝 . 基于国企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有效措施分析 [J]. 东方企业文化 , 2019, (S2): 117-118.
[5] 盛灿辉 . 基于国企转型升级的档案管理工作及实践研究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 2019, (11): 23+26 .
作者简介:陶红(1979.5)女,汉族,安徽滁州,本科,助理馆员,从事档案方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