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小养殖场畜禽营养调控技术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吴泽曦
宁远县湾井镇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 湖南宁远 425600
引言: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畜禽产品品质、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乡镇中小养殖场需要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在传统养殖模式下,饲料利用率较低,养殖成本较高,严重影响到养殖场效益。通过畜禽营养调控技术,可以准确分析畜禽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且可以改善畜禽产品质量。因此,在乡镇中小养殖场饲养管理中,需要意识到应用畜禽营养调控技术的重要性,且结合畜禽具体情况,科学合理进行饲料配方调整,适当使用添加剂,可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畜禽的营养需求,保障畜禽健康发育,提升畜禽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进而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畜禽产品的需求,保障养殖场效益。
1. 乡镇中小养殖场畜禽营养调控技术的应用意义
第一,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营养调控技术应用中,可以精准设计饲料配方、使用添加剂,进而提升饲料利用率,控制养殖成本。例如,优化营养水平,能够促使畜禽快速生长,缩短养殖周期,同时可以减少饲料浪费,为中小养殖场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第二,能够改善畜禽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在营养调控技术应用中,可以提升肉品品质,还可以增强畜禽抗病能力 [1]。例如,通过调整饲料成分,能够改善肉质口感,且减少抗生素等添加剂的使用,进而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健康。第三,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保护。在营养调控技术应用中,科学调控饲料中的氮、磷含量,且添加合成氨基酸、复合酶等成分,能够降低粪便中氮、磷等有害物质排放,进而缓解养殖污染问题,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第四,能够提升畜禽疾病防控能力。在营养调控技术中,添加免疫增强剂等成分,可以提升畜禽免疫力,降低疫病发生率。与此同时,根据畜禽不同生长阶段,或者是针对特殊群体,提供精准营养支持,给予个性化饲料配方和分群管理,可以提升畜禽整体健康水平。
2. 乡镇中小养殖场畜禽营养调控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营养评估技术应用
在乡镇中小养殖场禽畜营养调控技术应用中,需要做好营养评估工作。在该过程中,基础参数动态分析是非常关键的,根据畜禽品种、生长阶段、体重、季节变化,对营养需求进行调整 [2]。例如,繁殖期畜禽,需要高蛋白、高钙饲料。并且,可以把生长数据和环境参数、饲料消耗量、疾病记录等进行关联。例如,高温季节,需要降低饲料能量密度;疾病恢复期,需要提高蛋白质补充比例,进而实现精准营养干预。与此同时,需要精准评估饲料原料,对当地常用原料的粗蛋白、磷、钙等含量进行监测,规避霉变或低消化率原料,进而降低营养浪费。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引入低成本监测工具,替代昂贵设备,定期对畜禽营养状态进行评估。例如,可以利用简易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通过低成本温度、湿度传感器、电子称联网设备,自动化采集环境数据和体重数据,通过手机 APP 或本地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减少人工记录误差。再如,利用手机拍摄畜禽体型照片,通过 AI 工具,对体型尺寸参数进行估算,如通过鸡冠大小和颜色,自动判断产蛋期营养状态。
2.2 营养调控配方设计及应用
营养调控配方设计合理性,直接会影响到畜禽生长发育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养殖场需要科学进行营养调控配方设计,保证畜禽营养均衡。在该过程中,应基于区域资源,做好本地化配方设计,优先利用玉米秸秆、豆粕、菜籽饼等区域性农副产品,降低运输成本;检测其粗蛋白、粗纤维、钙磷含量、霉菌毒素污染风险等,避免营养失衡 [3]。针对当地常见饲料,创建营养成分档案,动态化更新数据,为精准配方提供可靠依据。与此同时,结合畜禽品种、生长阶段、生产目的,进行差异化设计配方。针对繁殖期畜禽,提升蛋白质、维生素 E 含量,保障繁殖性能;针对育肥阶段畜禽,增加能量饲料比例,加速增重。此外,需要注重动态化调整配方,可以利用简易配方模型,根据季节温度,对能量比例进行调整,冬季增脂防寒,夏季低纤维防热应激。
2.3 精准饲喂技术应用
在畜禽饲喂时,推广低成本定时定量饲喂器,支持手机 APP 远程插孔,实时监测采食量;利用 NFC/RFID 芯片技术,通过个体耳标识别实现按需投喂,可以减少饲料浪费。并且,设备内置传感器,可以对环境湿度、温度进行监测,联动调整饲喂量,高温时增加电解质,低温时提升能量饲料比例;定期生成采食报告,辅助调整配方 [4]。此外,应根据畜禽具体情况进行分阶段饲喂,如在肉鸡养殖中利用三段式饲喂,分别是育雏、生长期、育肥期,通过调节氨基酸平衡,精准匹配营养需求;再如生猪养殖中,在保育期添加复合酶制剂提升消化率,在育肥前期使用分段料仓,根据体重自动切换饲料类型,添加胍基乙酸,促进肌肉生长,在出栏前 30 天添加功能性添加剂,减少体脂沉积,增强抗氧化能力。
3. 乡镇中小养殖场畜禽营养调控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乡镇中小养殖场中,畜禽营养调控技术效果显著,不仅提升了畜禽生产性能,还提升了养殖效益。
某乡镇小型养殖场,使用本地化配方,通过 30% 发酵木薯渣替代玉米,价格降低 30% ;添加 0.1% 纤维素酶,提升消化率,料肉比稳定在 2.8 冬季寒潮前 3 天将饲料油脂含量从 2% 增至 4% ,日均增重提高 12% 。每季度进行 1 次本地原料成分送检,建立养殖日志记录环境 - 营养 - 生长的关联数据,逐步形成适用于本场的调控模型。通过本地化设计与动态响应,该养殖场降低饲料成本 10%-15% ,同时提升产出效率。
某乡镇中型养殖场,利用饲料优化和营养调控技术,通过精确调整饲料成分和营养配比,减少了畜禽粪便中氮、磷等污染物含量。该养殖场在饲料中添加 5% 合成氨基酸替代部分蛋白质,畜禽粪便中氮排放量降低了 25% 。同时,使用高比例的棉籽粕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畜禽粪便中氮含量降低了 30% 。从中可以看出,通过调整饲料成分,可以有效实现畜禽养殖环保和成本控制。
某乡镇奶牛养殖场,利用营养调控技术,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提升了饲料转化率,奶牛粪便中氮排放量明显降低,降低了 15% 左右。从中可以看出,营养调控技术能够降低畜禽污染物排放,还能够提升养殖效率、经济效益,促进养殖场长期稳定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乡镇中小养殖场中应用禽畜营养调控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提升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还能够保障畜禽健康生长和生产性能,促进养殖场长期稳定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乡镇中小养殖场畜禽饲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畜禽生长。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在饲养管理中需要结合畜禽具体情况,灵活利用营养调控技术,制定精准合理的饲料配方,科学使用添加剂,为畜禽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进而保障畜禽生长发育、生理机能正常运行,提升养殖场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 穆占中 , 王华 , 李慧贤 , 鲁录 , 孙旭春 .TMR 日粮营养调控技术对杂交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J]. 畜牧兽医杂志 ,2025,44(03):44-47.
[2] 苏成贵 . 精准营养调控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J]. 畜牧业环境 ,2025,(03):10-12.
[3] 陈 军 强 . 牛 的 饲 料 营 养 调 控 及 高 效 饲 养 技 术 [J]. 中 国 动 物 保健 ,2024,26(12):108-109.
[4] 袁正才 , 舒燕 . 降低畜禽养殖场氮排放的营养调控措施 [J]. 畜禽 业 ,2023,34(11):40-42.
作者简介:吴泽曦(1997.1.17-),汉族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乡镇畜牧站所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