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王芳
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新建小学 043700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成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需构建目标、教学与评价相一致的课堂模式,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教学实效,因此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概述
在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强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的高度契合,旨在实现教学全过程的协同统一,该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中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导向,精选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活动,并通过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式,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这种一致性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更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它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1]。
二、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明确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不仅指引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也决定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向,同时还是评价标准制定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明确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需要,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要注重思维能力、数学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具体、可测、可达,避免空泛与笼统,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导向性和评价的针对性 [2]。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师的教学往往容易偏离课程标准,教学活动也缺乏聚焦点,评价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明确且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构建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起点,为后续的教学与评价活动提供清晰方向和统一标准。以小学数学“可能性”一课为例,若在教学前未明确具体目标,教师可能泛泛而谈“让学生了解可能性”,导致教学活动随意、评价标准模糊,相反教师在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指导下应在课前确立明确目标,如:“学生能初步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含义,并能用日常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活动围绕这一目标可设计成让学生通过掷骰子、抽卡片等游戏,直观感受不同事件发生的概率;而评价则可设置为让学生能用准确的词汇判断并表达日常生活中不同事件的可能性,例如“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个事件是不可能的”,通过这样的目标驱动使教学活动紧扣目标,评价标准清晰,真正实现了教学、学习与评价之间的高度一致,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优化教学设计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视域下,优化教学设计是确保教学目标落实、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优化教学设计不仅要求教师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还需统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包括教学方法、学习活动、资源运用和评价方式的整合协调,特别是在小学数学中教学内容逻辑性强、抽象性较高,若教学设计不科学,学生容易产生理解困难,教师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学设计还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发展差异,采取分层次、探究式、合作交流等方式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优化后的教学设计应体现出从“教什么”“怎么教”到“如何评”的闭环思维,使教学过程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真正做到以评促教、以教达标、以学为本,全面推动教学评的一致发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以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一课为例,传统教学设计往往聚焦于概念讲解和机械练习,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停留在定义和计算层面,缺乏对其内在联系和实际应用的深入理解,教师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指导下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优化教学设计,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如:“学生能准确判断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理解两者的关系,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围绕该目标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展开:如设计“找出教室中哪些物品数量是 12 的因数或倍数”的任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中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概念,同时教师可以引入数轴或倍数表等直观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数与数之间的结构关系,在课堂评价方面可设计单元小测或实践操作题,如“列出 24 的所有因数并解释其理由”,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通过这样的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评价与之紧密结合,教学活动则增强了情境性与互动性,实现了“教”“学”“评”三者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三、结语
在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提升教学质量、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关键路径,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完善评价机制等多维度改革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系统性与针对性,还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度理解与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教学、学习与评价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形成目标驱动、过程优化、结果反馈的良性教学循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课堂教学品质同步提升,未来教师应持续加强对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新课程理念与学生发展实际,构建更加高效、科学、有温度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谢燕萍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J].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5(1):26-29.
[2] 胡宜娴 . 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J]. 青海教育 ,2022(11):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