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与鉴定的方法思考
翟蕾
北方测盟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110027
摘要
本文围绕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与鉴定方法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当前常用检测鉴定方法的原理、应用场景及局限性,结合工程实际案例阐述各类方法在不同结构类型中的运用,探讨新型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与鉴定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提升检测鉴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 。
关键词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鉴定;方法
一、引言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是保障建筑物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核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形式日益复杂,加之建筑使用年限的增加,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与鉴定愈发重要。合理运用检测与鉴定方法,能够及时发现结构存在的问题,为建筑的维护、加固和改造提供依据,确保建筑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与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一)保障建筑安全使用
通过检测与鉴定,可发现主体结构中存在的裂缝、变形、强度不足等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避免结构安全隐患进一步发展,保障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因结构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二)为建筑改造和维护提供依据
在建筑进行改造、扩建或改变使用功能时,需要了解原有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性能状况。检测与鉴定结果能够为改造方案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确保改造后的建筑结构满足新的使用要求。同时,定期的检测与鉴定也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三)解决工程质量纠纷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产生质量纠纷。主体结构检测与鉴定结果作为客观、科学的依据,能够明确质量问题的责任方,为解决纠纷提供有力支持,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
三、常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与鉴定方法
(一)外观检查法
外观检查是最基本、最直观的检测方法,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简单工具(如放大镜、钢卷尺等),对主体结构的表面状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结构构件的裂缝、变形、损伤、腐蚀、连接节点的状况等。例如,在混凝土结构中,观察混凝土表面是否存在裂缝,裂缝的位置、走向、宽度和深度;在钢结构中,检查焊缝是否存在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构件是否有变形、锈蚀等情况。外观检查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但只能发现表面可见的问题,对于内部缺陷无法检测。
(二)非破损检测法
1. 回弹法
回弹法是基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表面硬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回弹仪弹击混凝土表面,测量回弹值,根据相关测强曲线推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不破坏结构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强度的现场检测。但回弹法受混凝土表面状况、碳化深度、骨料种类等因素影响较大,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超声法
超声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的声学参数(如声速、波幅、频率等)与混凝土强度、内部缺陷之间的关系来检测混凝土质量。当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如空洞、裂缝等)时,超声波的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声速降低,波幅衰减。超声法可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范围,也可用于检测混凝土的均匀性。该方法对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较为灵敏,但需要两个相对测试面,且测试结果受混凝土配合比、含水量等因素影响。
3. 超声 - 回弹综合法
超声 - 回弹综合法结合了回弹法和超声法的优点,通过测量混凝土的回弹值和声速,利用预先建立的测强曲线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该方法减少了单一方法的影响因素,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适用于不同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三)半破损检测法
1. 钻芯法
钻芯法是使用钻芯机从混凝土结构中钻取芯样,通过对芯样的加工和试验,直接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等性能指标。芯样能直观反映混凝土内部的质量状况,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是评定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钻芯法会对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且检测成本较高、效率较低,通常在非破损检测结果存在争议或对结构质量有怀疑时采用。
2. 拔出法
拔出法是将安装在混凝土中的锚固件拔出,根据拔出力的大小来推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该方法属于局部破损检测,对结构的损伤较小,操作相对简便,检测结果与混凝土强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拔出法可分为预埋拔出法和后装拔出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混凝土结构。
(四)破损检测法
在特殊情况下,如对结构质量存在严重怀疑且其他方法无法准确判断时,会采用破损检测法。例如,对钢结构的连接节点进行破坏性试验,以检测其承载能力和连接性能;对混凝土结构的构件进行破坏试验,获取其极限承载能力等数据。破损检测法能够提供最直接、准确的检测结果,但会对结构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因此一般在非必要时不采用。
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与鉴定方法的应用案例分析
(一)某住宅楼混凝土结构检测与鉴定
某住宅楼建成投入使用10年后,部分住户发现墙体出现裂缝。检测人员首先采用外观检查法,对整栋楼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检查,记录裂缝的分布位置、形态和尺寸。然后使用回弹法和超声 - 回弹综合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发现部分区域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为进一步确定混凝土内部质量状况,采用钻芯法钻取芯样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混凝土存在局部蜂窝、孔洞等缺陷。根据检测结果,鉴定该住宅楼主体结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二)某工业厂房钢结构检测与鉴定
某工业厂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钢梁出现变形。检测人员运用外观检查法观察钢梁的变形情况和连接节点的状况,发现部分焊缝存在裂纹。采用超声探伤仪对焊缝进行检测,确定了裂纹的长度和深度。同时,使用涂层测厚仪检测钢结构的防腐涂层厚度,发现部分区域涂层厚度不达标。通过对钢结构的整体受力分析和检测数据的综合评估,鉴定该厂房钢结构需要进行修复和防腐处理,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
五、结论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与鉴定是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检测与鉴定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检测目的和现场条件,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无损化的检测技术将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与鉴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也将为检测鉴定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未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与鉴定方法将不断完善和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GB 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GB 50661-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JGJ/T 294-2013 超声 - 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 李宏男. 结构健康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01):47-52.
[6] 欧进萍. 重大工程结构安全保障中的智能传感技术与健康监测系统[J]. 中国工程科学,2008(0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