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教育数字化领域研究热点挖掘与趋势分析

作者

丁梅花 何亚玲 李阳阳 李海

河西学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重点话题。为了促进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对2020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关于教育数字化领域发表的文献进行计量统计。研究聚焦于三个分析维度:关键词词频、关键词聚类以及关键词时间线,并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进而更直观、深入地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研究发现,教育数字化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的研究热点有数字化促进教育变革和创新,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近几年的研究趋势关键词有数字教育,智慧教育,教育公平等。在此基础上反映出该领域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并分析出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可视化分析;CiteSpace;LLR算法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正成为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的核心力量。近年来,教育数字化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从“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将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数字技术逐渐全面应用于中国各领域的建设。[1]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我国教育教学和数字技术整合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应用、融合、创新,目前进入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阶段,教育数字化转型迎来了新征程。在此背景下,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教育数字化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政策支持以及面临的挑战等,为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2]为了更好地把握教育数字化领域的发展动态、热点问题以及未来趋势。本文聚焦于2020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相关文献,通过计量统计和可视化分析方法,深入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为我国教育数字化的理论及实际研究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运用计量统计与可视化分析方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数据库中的国内教育数字化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将知识图谱作为核心研究工具。通过对文献的计量统计,从关键词词频、关键词聚类以及关键词时间线三个维度,全面探究教育数字化领域的总体概况、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关键词词频分析用于确定核心研究主题;关键词聚类分析能够归纳主要研究议题和子领域;关键词时间线分析则有助于呈现研究热点的动态演化过程

2.2.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数据库,为进一步保证研究数据能够满足研究质量要求,本文使用数据库中的高级检索功能,在中国知网中将检索条件设定为“主题=教育数字化OR关键词=教育数字化”“同义词扩展”“时间范围=2020-2024”“检索范围=学术期刊”“来源类别=北大核心+CSSCI”进行检索。为进一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剔除征稿、会议通知、书评等,经数据清洗,最终获得可供研究的相关文献4420篇,并选取这4420篇期刊文献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可视化分析。

3.发文量概况

结合表1和图1可以看出,2020年到2024年,教育数字化相关文献发文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20年总发文量仅126,之后逐年大幅攀升,到2024年达到2126,增长极为显著,反映出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产出在不断增加。

4.研究热点

4.1.关键词词频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研究主题和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统计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和出现的时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现情况,可以了解某一领域不同研究热点的分布及发展情况,来揭示文献主题和内容的特征。在CiteSpace软件中,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Keyword,运行得出我国教育数字化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关键词词频分析表,如图2和表2所示。

如图2所示,共得到265个节点,形成642条连线。每个节点均对应一个关键词,节点和关键词字体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即节点越大说明关键词频次越高,词频越高说明关键词被研究的次数越多,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这些连线揭示了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即它们在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率和模式。特别地,一些关键词如职业教育、数字化、数字技术等被标记为热点关键词。在图2中可以看出“教育”与“技术”、“数字”、“在线”、“教师”、“学生”等关键词紧密相连,表明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对教育方式和教育对象的影响。“数学”与“教育”的共现表明数学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职业”与“教育”、“转换”、“发展”等关键词的共现反映了教育对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此外,“数字伦理”、“数据治理”、“数字技能”等关键词的共现反映了数字化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4]

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中国教育数字化的关键词,通过CiteSpace来进行关键词的提取,对我国教育数字化领域的关键词词频进行分析,得到关键词词频前10位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2020—2024年我国教育数字化研究主要围绕职业教育(122)、数字化(110)、数字技术(79)、数字素养(66)、高等教育(60)、人工智能(39)、教育强国(31)、智慧教育(22)等展开,这些高频关键词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是构成教育数字化领域的核心部分,后续研究也需重点关注。

通过分析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研究方向或热点话题。例如,“数字伦理”与“在线教育”的共现表明在线教育中数字伦理问题的关注度正在上升。“教学创新”与“智慧教育”的共现反映了智慧教育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要求。“数字技能”与“职业发展”的共现表明数字技能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5]

4.2.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分析上进一步研究,把联系紧密的关键词聚成一类,目的是通过观察哪些关键词被归入同一个聚类,我们可以识别出领域内的主要研究议题和子领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选择LLR算法,将K值设为9,增强聚类的说服力,从而生成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这些聚类反映出我国教育数字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图3所示。

根据CiteSpace的聚类分析结果,我们将对核心聚类和高频关键词进一步归纳,我国教育数字化领域研究热度最高的4个方面,即数字化促进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数字化促使教育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该聚类图谱的模块值Q=0.864,平均轮廓值S=0.974,都大于0.8,说明该聚类分析结果是可信的。

通过CiteSpace的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关键词在教育领域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这些聚类结果不仅揭示了教育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也为未来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7]

5.研究趋势

5.1.关键词突发性分析

通过关键词的突现可以了解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研究前沿,预示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在CiteSpace中,通过突现词探测功能,可以获取在某一时间段内关键词的突增情况,将Burstness中的γ值设为0.1,得到前8个关键词的突现情况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到,关键词突现总体趋势从2020年到2024年,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2020年是关键词突现的集中爆发期,有四个关键词开始出现突现,分别是“教育出版”“在线教育”“教育政策”和“德国”,这表明在2020年,教育领域的研究开始聚焦于教育出版行业的发展、在线教育的兴起、教育政策的变革以及德国教育相关的内容。2021年有两个关键词开始突现,分别是“教育变革”和“产教融合”,这反映了教育领域在2021年更加关注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及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2022年有两个关键词开始突现,分别是“职业院校”和“信息素养”,这说明在2022年,职业院校的发展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10]

(1)在线教育:突现时间:2020年开始,持续到2021年结束。突现强度为1.53。分析:2020年全球疫情的爆发使得在线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在线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其突现反映了教育领域对在线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包括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

(2)产教融合:突现时间:2021年开始,持续到2022年结束。突现强度为0.71。分析:产教融合的突现体现了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产教融合的研究可能关注了如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及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3)信息素养:突现时间:2022年开始,持续到2024年结束。突现强度:强度为0.48。分析:信息素养的突现反映了在数字化时代,人们对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的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9]

5.2.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为进一步得到我国教育数字化在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演化,利用CiteSpace软件的Timeline View功能,得出了关键词聚类时区图谱,如图5所示。反映出“职业教育”“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数字化”“智慧教育”聚团在2020年,其中“数字化”“高等教育”“智慧教育”聚团在2023年结束,其余聚团持续到今天。“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数字素养”聚团出现在2022,并一直持续到今天,“教育强国”“终身学习”聚团出现在2023年并持续到今天,关键词聚团持续到今天说明这些子领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6.研究结论及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20年至2024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教育数字化领域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和可视化分析,从关键词词频、聚类分析、突现分析以及时间线分析四个维度深入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研究热度上升:2020—2024年,教育数字化领域发文量显著增长,表明该领域受关注度不断提高。

(2)研究热点聚焦:高频关键词包括职业教育、数字化、数字技术、数字素养、高等教育、人工智能等,反映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应用、教育公平等研究方向。

(3)研究前沿动态: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2020年关注教育出版、在线教育、教育政策;2021年聚焦教育变革、产教融合;2022年兴起职业院校和信息素养研究。

(4)研究趋势演化:职业教育、教育公平、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关键词聚团持续至今,表明这些领域是当前及未来的研究热点。

6.2.研究展望

未来需深化职教数字化,聚焦虚拟仿真教学与在线实训平台建设以提升职教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推进数教融合,加强新兴技术与教育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智能化和个性化;探索公平路径,借助数字技术缩小教育差距、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教育公平;强化素养与伦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关注数字伦理,保障数字教育环境健康;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深入研究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涵盖教育治理、评价体系创新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胡勇,郝川艳.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举措的文本及行动转化研究——基于29个省(区、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文本分析[J].大学教育,2024,(22):17-22.

[2]魏文松.我国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内涵阐述、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4,(12):98-107.DOI:10.16697/j.1674-5485.2024.12.011.

[3]林琴,范定怀.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机理及发展路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42(04):123-125+139.

[4]崔行臣.数字化转型下高校在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4,37(03):32-37.

[5]刘婷.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J].中国新通信,2024,26(11):122-124.

[6]刘冰洁.数字经济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效应研究[D].广西大学,2024.DOI:10.27034/d.cnki.ggxiu.2024.001017.

[7]严爽敏,芦迪雅.信息技术赋能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与未来走向——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01):17-24.

[8]柯清超,鲍婷婷,马秀芳,等.教育强国的数字化特征、关键指标与发展路向[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02):5-12.DOI:10.13811/j.cnki.eer.2024.02.001.

[9]祁芸,杨宏超.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智慧教育的研究热点、趋势及发展建议[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3,(05):88-96.

[10]王泽宇,张冰.我国实施数字化体育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27):195-198.DOI:10.16655/j.cnki.2095-2813.2307-1579-7655.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河西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我国教育数字化研究文献的计量统计研究”(项目编号: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