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包冬梅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县富荣镇蒙古族学校(中学部)

【摘要】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以应试教学为主导的,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来自各个层面的巨大压力,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探究、积累和体验的关注,只注重对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对阅读过程的关注,导致了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和对文本的深刻领悟不足。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以一种发展的视角,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寻找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深入的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构建,以此来让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阅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课程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那就是学生缺乏阅读的主动性,这已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必须要加速阅读教学的改革。通过分析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状况,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的现况

(一)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初中生的语文阅读动力一般都很低,在教学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程度并不理想,这既阻碍了教师的阅读课堂,也制约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初中生们正处于一个叛逆的时期,学生会一味地寻求与众不同的东西,学生热衷于追逐新奇的东西,这让学生在处理事情上变得急躁起来,很难让学生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完这篇作品,也没有和作家的作品形成一种精神上的交流。阅读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文本输入,很难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种感觉让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教学方法是保持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桥梁,在某种意义上,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学习的质量。当前,在初中阅读课上,文本解读、字词解读和内涵解析已成为一种常规的阅读方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填鸭式”色彩,制约了学生的自由思考。另外,几乎完全一样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们变得越来越迟钝,学生的阅读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更多的是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只是一种学习手段,它不但使阅读兴趣减弱,也制约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按照所要教授的内容,灵活地设定几个带有探究和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下,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究。教师在教授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方式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现实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阅读方式,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进行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内容展现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对所读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大家一起来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是按照怎样的次序来介绍的紫藤萝,从怎样的视角来描绘紫藤萝的,用到了什么样的比喻。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全文。通过对课文进行积极探究,使其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更加得心应手。

(二)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初中这个时期的少年正处于一个非常反叛的阶段,学生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和很强的自尊,学生已经不再满意教师的“灌输”了。学生对新的东西更有兴趣,寻求新的东西,看重别人的观点和评价,对事情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想法。为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性、创造性地进行。教师要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上,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综合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作能力,把下文的故事进行编写。教师让学生们把自己写的故事进行分析,并进行点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续写法、情景教学法、分组研讨法等。

(三)培养审美欣赏与创新能力

初中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深入地发掘教科书的内容,从中寻找美的元素,以之为依据进行美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去寻找美、去欣赏美、去创造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学生的专业价值。而在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中,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关键的方面,也是教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一个重要指导。所以,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认识,灵活地发掘教材中的许多美育元素,提高学生的美学经验,体现学科的内涵和价值。

例如:在《春》这一课中,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了春日的美景,让人在心中留下了一幅清晰的图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很有帮助。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文中的描写方法、用词用句的分析上,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其进行仿写,帮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美学水准,从而达到对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为进行阅读教学奠定了扎实的保证。

【结束语】总的来说,提高阅读水平并不只是对学生语文知识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包括对整体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素养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相应的内容设置,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超,王珊珊.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5, (03): 47-48.

[2]胡玉萍.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J]. 学周刊, 2025, (05): 116-11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5.0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