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卢彩平

双峰县甘棠镇小富中学 417000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英语口语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游戏化教学的核心特征与口语能力培养的契合点

游戏化教学的核心特征与口语能力培养高度契合。游戏通过趣味性降低表达焦虑,如“单词接龙”中,学生为延续游戏主动思考词汇,自然输出口语;情境化设计模拟真实场景,如“小小导游”任务要求学生用英语介绍校园景点,实现知识向实践转化;重复性机制通过循环练习强化记忆,如“语音闯关赛”中,学生需反复练习发音规则才能晋级,潜移默化中提升准确性。三者共同构建“轻松表达—实际运用—精准掌握”的口语学习路径,有效破解传统课堂“不愿说、不会用”的难题。

(二)针对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优势

游戏化教学紧密贴合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好胜心强及个体差异显著的认知特点。动态游戏环节通过多感官参与维持专注力,例如“你画我猜”需结合肢体动作与语言表达,远比传统讲授更吸引学生;即时反馈机制(如积分、徽章)通过可视化奖励强化成就感,如“口语闯关赛”中每通过一关即点亮徽章,持续激发学习动力;差异化设计(如简化规则、分层任务)确保基础薄弱学生(如使用关键词提示卡)与能力较强学生(如增加即兴发挥环节)均能获得适宜挑战,实现“跳一跳够得到”的成长体验。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英语口语中的实施策略

(一)课堂活动设计案例

1. 角色扮演类

角色扮演类游戏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口语实践场景。例如“超市购物”活动中,学生分组扮演收银员、顾客等角色,使用模拟商品和角色卡片完成“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it ?”等对话任务,并通过“砍价”“商品推荐”等拓展环节提升语言应变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需关注学生表达的流畅度与准确性,适时提供“Maybe you can say…”等句型支架。此外,还可设计“自然景观导游”任务,教师提前准备 river、lake、hill、bridge、building 等单词卡片,随机抽取单词创设场景(如“湖畔小屋”),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自然融入词汇。例如,学生甲描述“There’s abridge over the river”,学生乙需即兴回应“Yes, and behind the hill,there’s a tall building”。游戏结束后,教师通过复现卡片检查发音,并引导学生用完整句子复述场景,确保语言输出从碎片化词汇向连贯表达进阶。

2. 任务闯关类

任务闯关类游戏通过分层挑战机制实现口语能力的渐进式提升。以“语音城堡探险”为例,教师可将教室布置为城堡主题场景,设置发音、语调、连读三道关卡:关卡1(发音)聚焦易混音素辨析,学生需准确朗读“ship”“sheep”等单词卡片,教师通过夸张口型示范(如对比 /ɪ/ 与 /iː/ 的舌位差异)辅助纠正发音,正确者获得“通行钥匙”进入下一关;关卡2(语调)强化交际功能,学生需模仿教师示范的升降调,用疑问句“Are you ready?”与感叹句“Lookat that!”进行情境对话,教师用波形图可视化语调变化,帮助学生理解语调的情感表达作用;

关卡3(连读)突破流利度瓶颈,两人一组练习“Put it on the table”等短句,教师用慢速拆分发音(如“Pu-dit-ona-table”)并配合击掌节奏,辅助学生掌握连读技巧。此类活动通过“基础巩固—功能强化—流利提升”的分层设计,将抽象语音规则转化为可操作的闯关任务。教师可结合“方位词接力赛”等变式活动(如用“on/in/under”描述物品位置),进一步训练学生即时组织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计时竞争机制(如 3 分钟内完成最多有效句组的小组获胜)提升口语输出的效率与准确性。

(二)实施中的关键要点

1. 规则明确性

规则明确性是游戏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需提前用简洁语言讲解流程,避免因规则模糊引发混乱。例如在“你画我猜”活动中,明确要求“只能用英语提问”以强化语言输出,同时设定“每轮限时 1 分钟”以控制节奏。教师可通过动作示范(如用沙漏可视化倒计时)和规则口诀(如“举手提问,英语作答”)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对于复杂游戏,可制作图文并茂的规则卡片供学生传阅,确保全员对目标(如“用 3 个完整句描述图片”)、操作方式(如“击鼓传花确定发言顺序”)和奖惩机制(如“正确回答得 1 分,违规扣时 10 秒”)形成统一认知,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秩序基础。

2. 难度适配性

难度适配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与获得感。教师需通过学前测评(如前测卷、口语访谈)将学生划分为基础、提升、拓展三个层级,并设计差异化任务。对基础薄弱学生,可提供关键词提示卡(如“超市购物”场景中标注“CanI help you ?”“How much ?”等核心句型);对能力较强学生,则增加即兴发挥环节(如要求“用3 句话描述图片并加入1 个形容词”)。在“语音城堡探险”游戏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过关速度动态调整:对进展缓慢的小组,在连读关卡提供慢速拆分示范(如“Pu-dit-ona-table”);对提前完成的小组,则追加复杂句型挑战(如“Would you mind putting it on the shelf ?”)。此类分层设计既能避免基础生因挫败感放弃,又能防止优生因缺乏挑战而懈怠。

三、结语

游戏化教学通过将语言学习转化为可参与、可探索的互动体验,有效破解了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不愿说、不会说”的困境。其核心价值在于尊重儿童天性,让口语练习成为解决问题的自然过程。未来实践中,教师需平衡游戏趣味性与教学目标,避免“为玩而玩”,同时探索数字技术(如语音识别 APP)与游戏的结合,进一步拓展口语训练场景。唯有如此,游戏化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激活课堂、提升素养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华娟 .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J]. 科教导刊 -电子版(下旬),2020(10):226-227.

[2] 田文英 .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 善天下 ,2021(6):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