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易洪俭
双峰县自然资源局 湖南双峰 417700
引言: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市政公用 程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道路、 和城市运行、居民生活有着紧密关联。若无法保障市政公用工程质量 稳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做好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 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需 作足够重视,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科学有效手段,加大管控力度,保证工 进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 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意
1.1 有助于保障民生安全和城市韧性
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其质量会对公众安全、生活品质造成直接影响。通过高质量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可以避免由于材料缺陷、施工工艺等问题导致的路面塌陷、管网泄漏等事故[1]。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优化施工流程、材料标准,可以延长设施寿命,减少频繁维修造成的交通中断和资源浪费。
1.2 有助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和投资效益
事业单位主导的市政公用工程基本上是依赖于公共财政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经济可持续的关键。通过高质量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后期维护费用。例如,加强材料验收、设备管理力度,可以避免由于劣质材料导致的工程报废,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
1.3 有助于强化政府公信力和社会治理
市政公用工程,是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直接体现。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若出现质量事故,很容易引发舆论危机;通过高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可以增强政府权威。事业单位利用招标审查、过程审计等措施,能够有效遏制转包、偷工减料等乱象,进而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2]。
1.4 有助于推动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市政公用工程提出了低碳化、智能化的新要求。在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通过质量控制标准,可以推动再生建材的使用、噪声扬尘控制等技术的落地,这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3]。此外,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严格验收标准,可以倒逼施工单位引入智能检测设备、BIM 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精度和效率。
2. 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原则
2.1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在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需要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原则。在质量第一方面,把市政公用工程质量作为核心目标,严格遵循设计标准和规范,针对不合格工程坚决返工或重建[4]。在用户至上方面,结合市民使用场景,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布局进行优化;公示施工进度和影响范围,设立投诉渠道快速响应用户诉求。此外,可以创建用户满意度评估体系,把市民反馈纳入到工程验收指标中;实施质量追溯制度,竣工后定期进行巡检,针对高频问题制定专项维护预案。
2.2 预防为主,全程防控
在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需要坚持预防为主,全程防控原则。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中,利用材料抽检、工艺预审、风险 除隐患。例如,针对桥梁焊接、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给予旁站监 范限值。此外,需要注重动态化监控,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状态进行 用数据化手段, ,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例如,利用BIM 技术,对施工数据进行整合 ,实现从物料进场到验收的全链条 追溯管理;定期进行质量评估会议,对工序衔接问题进行分析,优化协作流程
2.3 以人为本,强化责任
在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 要坚持 以人为本 强化责任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提升人员素质,做好人才梯队建 力度,提升其专业能力,强化其责任意识,有效落实 经理、技术员、质检员等岗位的具体职责进行明确; 书进行签署。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对施工数据进行监测,发现异常 如果发生质量事故,需要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追究相关人员的失职责任,公示处 理结果,强化警示效
2.4 标准引领,数据驱动
在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需要坚持标准引领,数据驱动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以国家、行业标准为质量评价基准,避免出现主观判断情况。混凝土配合比需要经过实验室验证,钢筋防腐处理需要符合沿海地区特殊环境标准[5]。并且,依据检测数据,如材料性能、结构偏差等进行决策,保证客观性、科学性。例如,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对水泥强度、骨料含水率等数据进行监测,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场;在深基坑工程中,对沉降传感器进行布设,数据异常时会自动出发停工指令。
2.5 系统管理,制度保障
在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需要坚持系统管理,制度保障原则。在该过程中,可以实施三全控制,其中包括全员、全过程、全单位协同管理,管理内容包括成本、进度、安全等多个方面,创建质量风险清单和针对性预防措施;实施PDCA 循环管理,缩短施工周期,保障工程质量。此外,需要做到监督透明化,针对材料采购需要对竞价进行公开,现场管理强化巡查,职业行为遵守科学、公正、守法原则;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开放公众监督渠道,对质量检测报告和整改纪律进行公示,实现多方监督。
2.6 安全和质量管理并重
在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需要坚持安全和质量管理并重原则。在该过程中可以把安全管理纳入到质量控制体系中,例如,在施工方案审查阶段,同步进行 风险和安全隐患双评估工作。此外,需要注重防范复杂环境风险,如针对地下管线交错、交通干扰等复杂环境特点,创建三级风险预警制度,其中包括施工前专项风险评估、工序转换节点风险再评估、突发环境因素应急评估,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3. 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3.1 创建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需要创建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质量管控整体效果。在该过程中,从规划阶段、施工准备、施工过程、验收与运维这几个阶段入手。在规划阶段,事业单位需要针对市政公用工程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体系,包括材料标准、施工工艺(图1)、验收规范等;创建规划、设计、环保、交管等多方联席评审机制,保证设计方案符合市政规范和市民需求[6]。在施工准备阶段,事业单位需要组织各方进行书面交底,包括工艺规范、安全规程、应急预案,签字归档;结合现场勘察数据,制定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和资源调配方案,预留突发天气应对窗口期。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动态管控,重点监控工程关键节点,如路基压实度、管道隐蔽工程等,利用智能压实密度检测仪等设备,实时反馈数据。针对过路管沟等易裂缝区域,进行专项工艺控制,且辅以第三方抽检。在验收和运维阶段,实时多方联合验收机制,配合雷达探测、弯沉试验等技术手段,综合评估工程质量;创建工程全生命周期档案,对施工参数、维修记录进行记录,为后续优化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3.2 提升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
问题识别能力;引入BIM 技术、智能监测设备操作等课程,提升其对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水平;利用案例教学手段,强化其质量第一理念,纠正其主观经验主义倾向。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应制定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手册,对施工各个环节技术标准进行明确,保证技术执行统一;创建计量器具定期检定制度,保证检测设备精度,以防数据失真。事业单位还应注重技术协同,推行设计、施工、监理三方技术交底会议,提前对图纸冲突进行化解;设立技术专家库,针对复杂工况,提供专项解决方案。此外,事业单位应明确责任和做好考核工作,强化全链条责任制,从工程招标到竣工验收,逐级对质量责任书进行签订,对岗位权责进行明确;针对关键环节,如隐蔽工程验收,执行双签制,保证责任可追溯。在考核方面,单位可以制定质量责任考核标准库,把技术标准执行率、整改响应速度等纳入到 KPI 中;利用月度巡查和飞行检查的机制,配合智慧工地系统,实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把数据和绩效进行挂钩。
3.3 优化多方协同的治理机制
在事业单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 需要优化多方协同的治 机制,提升质量管控效率。在该过程中,单位应打破 壁垒 保等部门数据进行整合,利用联席会议制度, 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享实时数据,由单位牵头 隐蔽工程等高风险环节,单位可以联合质检部门 与机制,规划初期利用线上平台、社区听证会, 中开设质量投诉专线,二十四小时内响应居民举报, 表参与体验质量评估,针对使用功能缺陷进行优化。
3.4 推动技术的创新和标准化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需 现管理智能化、标准化发展。在该过程中,单位可以引入智能化技 对施工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进而提升隐蔽工 法的建材管理平台(图2),配合防水防火智 构建全过程标准体系,在设计阶段制定审 准化作业手册,规范技术交底程序,细化工 与此同时,单位需要注重标准化监督, 实施 标准化执行情况;且创建施工单位信用档案,把标准执行情况和招投标资格进 行关联

图2 建材管理平台
3.5 完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
材料和供应链管 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应注重材料和供应链管理制度保障, 合格供应商,要求提供完整的质量检测 应商进行淘汰。与此同时,单位应创 能够及时定位和召回。此外,单位需要创建 料批次、施工人员、验收记录等信息, 工程队伍给予绩效奖励和公开表彰; 回奖金;还可以创建质量问题分级追偿制度,根据责任比例, 维修和赔偿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事业 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维护城市正常运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在实际 管理的重要性,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手段,加强质量管 全稳定运行,为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海浪 . 基于质量提升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阶段管理方法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24(09):175-177.
[2] 许国才 , 刘文斌 , 张万达 , 黄致凯 .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17):139-141.
[3] 余蓥霖 .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J]. 散装水泥 ,2023,(02):46-48.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应注重管理队伍的技术能力建设,实施分层级技能培训,强化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进而保证工程质量。针对一线管理人员,进行施工规范、材料检测、安全标准等实操培训,强化其现场
[4] 章华帆 .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2,(25):136-138.
[5] 卢胜波 . 初探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及质量控制 [J]. 四川建材 ,2021,47(02):106-107.
[6] 覃海燕 . 市政公用工程排水管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0,(09):34.
[7] 李彬 . 探析昆山市市政公用工程排水管施工问题与质量控制 [J]. 建材与装饰 ,2020,(06):291-292.
作者简介:易洪俭(1988.3-),男,汉族,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工程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