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寻迹侨乡文化 培塑家国情怀

作者

胡剑云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城郊小学 529100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增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有助于燃起小学生奋斗进取的信心与决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探索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有效路径,对于塑造具有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新一代有着深远意义。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需“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增强教育感染力”。江门作为“中国第一侨乡”,侨乡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众多可用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我认为,如何将侨乡文化融入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与需求

经过分析,我认为现阶段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存在问题、具体现状及成因如下:

教育内容针对性不足: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阶段,考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命运,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成绩上,容易忽视爱国主义等德育教育。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没有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程度来确定,比较平淡、空泛、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二)教育方式吸引力不够:部分教师专业能力不强、多元文化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难以将教育内容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也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部分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是以 PPT 教学、视频资源分享为主,缺乏实践锻炼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度不足、积极性不强,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学校、家庭、社会未形成合力: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家庭中可能存在利己主义等教育,社会上又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等观念,使学生在不同环境中接受不同价值观,易迷失方向,削弱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如侨乡博物馆、文化馆、历史遗迹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未能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影响了小学生对侨乡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学习。

二、侨乡文化融入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

(一)课堂活动——时代价值的传承创新

1、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校教师深入江门侨乡各地,对侨乡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包括侨乡历史、建筑艺术、华侨名人故事、民俗风情等,建立侨乡文化资源数据库,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发了《江门侨乡文化之旅》校本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教材、生动有趣的案例展现侨乡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侨乡文化。

2、班队活动的深化

在班队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开平碉楼时,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碉楼之中,感受其独特魅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碉楼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又如,在讲 1920 年台山华侨陈志芳家书“虽居外洋,心系唐山”时,体会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关联。将侨批转化为情景剧表演,以“一封穿越百年的回信”为主题,学生以 1920 年华侨子女身份撰写回信《侨批里的家国话》,有学生写道:“有国才有家,现在家乡有了高铁,我想带您看看今天的中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深化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校园文化——情感共鸣的深层密码

1、营造爱国主义氛围

校园环境布置:在校园内设置侨乡文化长廊,展示侨乡的历史变迁、华侨名人风采、侨乡建筑图片等。在教室张贴侨乡文化海报,摆放侨乡文化相关书籍,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随时随地感受到侨乡文化和爱国主义氛围的熏陶。

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在学校的升旗仪式、课间操、校园广播等日常活动中融入侨乡文化元素。例如,在升旗仪式上,安排学生讲述侨乡爱国故事;课间操播放广东音乐;在校园广播中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歌曲,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侨乡文化。

2、开展主题活动

举办“江门侨乡文化节”,设置侨乡文化展览区,展示侨乡的历史文物、手工艺品、民俗服饰等;组织学生表演侨乡特色的文艺节目,如广东音乐演奏、粤剧表演等;开展侨乡美食节,让学生品尝侨乡特色美食,如古井烧鹅、恩平烧饼等,感受侨乡饮食文化;组织学生制作侨乡传统手工艺,如新会葵艺、新会鱼灯、台山浮石飘色道具等,鼓励学生参与侨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活动,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

(三)社会实践——沉浸式体验的感情升华

1、参观侨乡文化教育基地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参观华侨华人博物馆、归侨文化博物馆、革命遗址等。在参观过程中,安排专业讲解员为学生详细讲解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意义。学生可以看到华侨们的文物、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近距离感受他们的爱国精神,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能够极大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又如组织学生参加华侨华人博物馆“小小解说员”的活动,更深入了解华侨的事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社区服务与爱国情感联结

社区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也是培育和弘扬爱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可以与社区共同开展“小小侨乡文化宣传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向市民宣传江门侨乡文化,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扩大了侨乡文化的影响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他们为创建美好家园贡献力量,感受自己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在实践中厚植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江门侨乡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将其融入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课程开发、校园活动开展和校外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综合能力。未来,我将进一步深入挖掘侨乡文化资源,创新教育方式,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