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李泉中
道真自治县玉溪中学 5635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很好地契合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一项目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涉及到化学知识与生物现象的融合,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旨在探索出一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1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化学观念
化学观念是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包括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具有多样性和分类性、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通过化学学习,学生应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认识,能够运用化学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形成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如模型认知、证据推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学生应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提出合理的假设和解决方案,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和评价。
(三)科学探究与实践
科学探究与实践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进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学生应能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形成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如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等。学生应能够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关注化学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2 项目式学习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关联
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项目式学习通常以实际项目为背景,学生需要从宏观角度观察化学现象,如化学反应中的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探究微观层面的原因,如分子的结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联系起来,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2.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化学变化过程,如物质的合成、分解等。通过对这些变化过程的研究,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有规律的,并且能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存在着平衡状态。例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项目中,学生可以观察到酸碱溶液混合后 pH 值的变化,进而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平衡原理,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3 项目实施策略
3.1 精心规划项目流程,确保有序推进
项目实施伊始,精心规划流程至关重要。首先是项目启动阶段,教师要巧妙引入主题,如通过展示不同地区植被差异的精彩视频,引发学生对土壤酸碱性与植物生长关系的好奇,从而明确项目目标。接着进入方案设计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详细且可行的计划,涵盖实验步骤、材料准备、人员分工等细节。在实验执行阶段,严格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学生规范操作仪器,认真采集数据,教师适时提供指导与支持。
3.2 强化小组协作机制,促进共同进步
小组协作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在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确保小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明确小组规则,如定期召开小组会议,保证信息畅通;设立轮流组长制度,培养学生领导能力。在项目推进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鼓励小组成员分享想法,尊重他人意见,遇到分歧时理性讨论。教师加强对小组协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矛盾。
4 实践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较高,但缺乏对化学知识的系统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该教师决定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自制肥皂”项目。
(二)项目实施过程
选题与设计:教师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确定了“自制肥皂”项目。项目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油脂的皂化反应原理,掌握自制肥皂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组建小组与制定计划: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每组 5 人。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查阅资料了解肥皂的成分和制作原理、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对肥皂进行检测和评价等。
探究活动:学生按照项目计划开展探究活动。在查阅资料阶段,学生了解了油脂的皂化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等知识。在实验阶段,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控制好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成功制出了肥皂。在检测和评价阶段,学生对自制肥皂的外观、气味、去污能力等进行了检测和评价。
合作交流与反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内成员定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和遇到的问题。例如,有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肥皂的硬度不够,经过讨论和查阅资料,发现是氢氧化钠的用量不足,于是调整了实验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
(三)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
成果展示:各小组通过 PPT 演示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其他小组和教师介绍了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成果。有的小组还对自制肥皂进行了包装设计,展示了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多元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了全面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成果质量等方面。通过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结语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化学教学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合理的项目设计、科学的项目实施过程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化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优化路径探究 [J]. 肖军 . 考试周刊 ,2023(46)
[2]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J]. 安媛 . 天天爱科学( 教育前沿 ),2023(11)
本文系贵州省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问题引导”课型的探究与实践》推广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