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地区群众文化需求调查与服务供给优化策略

作者

王琛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文化艺术工作团;云南文山;663100

摘要:农村文化服务供给的优化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文化服务存在设施不足、内容单一、人才短缺等问题,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通过精准对接需求、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和加强人才培养等策略,显著提升了文化服务质量,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实践证明,这些优化措施有效提高了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未来,应继续关注农村文化需求变化,完善供给体系,推动农村文化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村文化;群众需求;服务供给;优化策略;文化服务

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当前农村文化服务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设施不足、内容单一、人才短缺等,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优化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不仅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也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入分析农村文化服务的现状与问题,并探索有效的优化策略,对于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与服务供给现状

农村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在精神文化层面,农民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涵盖传统戏曲、民间艺术、广场舞等大众文化形式,同时也对现代文化产品如电影、网络文化等表现出浓厚兴趣。这种需求的多样性反映了农村群众在物质生活逐渐改善后,对精神生活富足的追求。然而,当前农村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与群众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从文化服务设施来看,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许多村庄的文化活动中心功能不完善,设备陈旧,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部分地区的文化设施利用率较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导致资源浪费。在文化活动的组织方面,农村文化活动的种类和频率有限,多以政府主导的大型文化活动为主,缺乏常态化和多样化的文化供给。这些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由于缺乏针对性和持续性,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群体的需求。在文化资源分配上,农村地区往往处于劣势。与城市相比,农村在文化资金投入、专业文化人才配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文化资金的不足限制了文化设施的更新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专业文化人才的匮乏则影响了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创新性。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农村文化服务的供给难以跟上群众需求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农村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创新性。在数字化时代,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文化资源的普及和利用程度有限,难以满足年轻一代农民对现代文化消费的需求。这种现状不仅影响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服务供给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不足是突出问题之一,许多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场所简陋,缺乏必要的设备和资金支持,导致这些场所无法正常开展文化活动。文化设施的分布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的村庄甚至没有基本的文化活动场地,这使得文化服务难以覆盖到每一个角落。文化服务内容的单一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多以传统节日庆典和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为主,缺乏常态化和多样化的文化项目。这种单一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导致部分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文化服务的创新性不足,未能充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网络化等,使得农村文化服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得较为陈旧。

专业文化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服务提升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区普遍缺乏专业的文化工作者,这使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质量难以保障。由于缺乏专业指导,文化活动往往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难以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文化人才的不足不仅影响了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和吸引力,也限制了文化服务的创新和发展。在缺乏专业人才的情况下,农村文化服务难以引入新的理念和技术,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农村地区对文化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文化事业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有限,难以与城市相比。这导致许多文化人才流向城市,农村地区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这种人才流失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形成了恶性循环。

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影响农村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文化事业经费有限,这使得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受到严重限制。有限的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难以支持文化服务的持续发展。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文化设施的更新和维护难以保障,文化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受到限制。资金分配的不合理也导致部分地区的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文化服务资源丰富,而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薄弱地区则严重匮乏。

三、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优化策略及效果

针对农村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优化策略的核心在于精准对接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和加强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农村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精准对接需求方面,通过深入调研农村群众的文化兴趣和需求,调整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增加了戏曲、民俗表演等传统艺术活动的场次,同时引入现代文化元素,如数字电影放映、线上文化讲座等,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众的需求。这种精准化服务策略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资源整合是优化策略的重要环节。通过政府引导,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多方参与的文化服务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线上文化资源,使农村群众能够便捷地获取丰富的文化内容。这种资源整合模式不仅提高了文化服务的效率,也增强了文化服务的可持续性。创新服务模式是提升农村文化服务质量的关键。引入“文化特派员”制度,选派专业文化人才到农村指导文化活动,提高了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和吸引力。

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农村群众家门口,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文化服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农村文化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加强人才培养是优化农村文化服务的长远之计。通过开展文化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本土文化人才,提高了农村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能力。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等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为农村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人才培养措施有效缓解了农村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为农村文化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语

农村文化服务供给的优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现状的深入剖析,明确了当前农村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这些策略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提升了农村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展望未来,应持续关注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变化,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推动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实现农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3,41(2):34-36.

[2] 李思远.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匹配性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5):120-122.

[3] 王丽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优化路径[J].农村发展研究,2024,42(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