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体验式学习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刘红红

甘肃省华亭市山寨回族乡峡滩小学 744100

摘要:体验式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意在通过创造丰富的体验活动场景,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基于小学数学学科,探索了体验式学习模式和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应用方法做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体验式学习 应用方法

引言:体验式学习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互动、交流、分享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鼓励和激励促进学生的参与兴趣,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教师要打破传统主观灌输模式,以新课标为引领,通过创新实践,促进数学教学成效。

一、体验式学习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体验式学习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体验场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被动为主动,让数学探索过程更能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促进学生的情绪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式学习注重实践性,主张在“做中学”,相对于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更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体验式学习强调互动分享,学生可以围绕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和交流,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也能通过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聪明才智,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等也有好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体验式学习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动手操作

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是促进学生学习体验的关键。比如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些需要动手完成的学习项目或者数学作业,诸如:画图软件绘制一幅国旗、制作小板凳等,把抽象的几何图形知识化为生动具体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去理解长宽高等几何概念,促进学生的空间思维。以制作小板凳为例,学生可以利用尺子、木板、安全锯、刷子、油漆等对小板凳进行测量、切割、粉刷等,完成后学生展示和分享各自制作的小板凳,其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亲身体验的数学项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天性,通过整合课内课外资源,线下线上资源,为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游戏学习

游戏是一种重要的体验式学习模式。在欢乐有趣的数学游戏中,学生会置身于寓教于乐的学习场景中,能够自主探究数学原理,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和魅力。比如在推箱子游戏中,一位学生扮演推箱子的人,其他学生可以扮演箱子,桌子提前摆成一些形状,推箱子的学生发挥才智,思考如何才能把一个个“箱子”推到正确的位置上,通过这样的游戏化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数学游戏很多,诸如数独游戏、扑克牌游戏等,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构建和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总之,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模式,教师要丰富游戏形式,创新游戏内容,同时把握好教学和游戏的关系,避免因为游戏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避免消耗学生过多的学习精力和时间。

(三)实地考察

促进学生的生活认知和社会认知,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育人方向。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区、走进社会,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数学项目,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比如学生可以运用卷尺等测量工具,对社区图书馆的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促进学生的严谨思维和科学精神。学生还可以积极参与社区居民人数统计、环保调查等项目,运用统计和概率等知识构建数学模型,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教师适时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和社会,参观博物馆、展览馆和民俗体验馆等,拉近学生和社会的距离。比如风筝制作工艺的学习中,学生既能亲身观看非遗传承人的高超技艺,也能从中学习到测量、对称等数学知识。

(四)情境模拟

数学和生活的关系紧密,生活中处处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去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技能。比如小数教学中构建超市情境,学生可以通过购买货架上的商品,能够认识和读取小数,并能够学习小数的加法和乘法,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超市购物的一般流程,促进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地,教师要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课外活动,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亲身参与和体验家庭生活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比如亲子烹饪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各种食材的比例进行运算,更好的认识数学知识在烹饪中的体现,通常也能形象的认识克数等重量单位。家长向教师反馈亲子体验学习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设计更有意义的亲子互动项目,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项目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体验式学习模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发挥每一位组员在数学学科中的智慧和特长,进而完成较有难度和挑战性的数学任务,促进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比如利用几何形状制作班徽的项目中,各组需要分工合作,思维能力强的组员负责班徽的整体设计,计算能力强的组员负责班徽各个几何部分的具体尺寸的测量和比例关系的调整,动手能力强的组员负责选择材料、准备工具,并通过裁剪、拼贴等方法把做好的班徽在各个小组中展示和分享。教师参与其中,对各个小组的班徽进行点评,优秀项目进行校园巡展和线上投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这样一个学习项目中,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展现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也能通过评比和表彰,获得自身认同和自信,进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验。

三、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应用应该进一步在创新实践方面加强力度,构建人人平等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学生的互动水平,以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目标为引领,切实关注学生在数学探索中的综合素质,通过丰富体验式学习形式,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文博.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小学生(下旬刊), 2023, (04): 31-33.

[2]朱婉雯. 探讨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之友, 2022, 36 (17):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