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教育理念项目式学习探索与实践
赵亮
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130000
摘要:STEM教育是一种强调跨学科、综合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本文以幼儿早期教育场景中的 “节日歌曲” 项目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深度践行 STEM 教育理念,通过创设真实、开放的情境,采用问题驱动、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活动。以该项目为切入点,梳理幼儿教育领域现存的各类问题,助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STEM;项目式学习;幼儿园;节日歌曲
STEM教育理念旨在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导向,致力于将教育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从而显著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与实践能力。这种教育理念不仅与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高度适配,而且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方式完美契合。因此,深入梳理和系统分析 STEM 教育理念与项目式教学的相关研究,对于推动学生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丰富学生幼儿保育专业综合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学情分析导向,个性化培养路径构建
在 STEM教育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需要密切留意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化需求与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精准且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开展 “节日歌曲” 项目之前,教师要深入调研授课对象所在的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全面评估学生在前置课程《乐理》、平行课程《钢琴基础与儿歌弹奏》以及《唱歌与幼儿歌曲弹唱》中的学习状况,为项目内容的科学设计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依据。
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幼儿保育的教学实际情况,对项目主题的目标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广泛收集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提炼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并加以系统整理,形成适用于本项目的专属 “资源包”。 随后,以 “节日歌曲” 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基于课前企业课堂观察的学习任务,创设企业课堂观察记录分享活动,带领学生逐一分析企业课堂中采用的引入、活动过程、有效回应、个性化教育、家校共育等内容,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思维导图工具拓展发散、整理音乐活动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地展现自我、进行创造与表达。学生可以通过倾听歌曲旋律、搜索相关节日活动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真切感受节日文化所蕴含的独特氛围。例如,在学习春节相关歌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春节期间舞龙舞狮、贴春联等庆祝活动的视频资料、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结合歌曲的旋律与歌词,深入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欢乐、祥和的氛围。通过 STEM 教育理念的项目式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搭建起展现自我、获得岗位认知与职业认同的平台,从而切实有效地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二、多法融合驱动,项目式教学策略创新
在 STEM 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考量项目的主题、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等众多因素。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法,通过企业案例与人工智能创设充满趣味的游戏情境与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乐学课堂,显著提升教学的实践性。例如,设计 “歌曲接龙” 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不同节日歌曲的知识点与技能点。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整合不同的学科内容,进行融合教学,提高学生多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民族节日歌曲的特点,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民族节日歌曲的报告。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还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开展融合教学,提高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项目内容设计中融入藏族歌曲节奏体验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汉藏两族音乐文化的异同,实现多学科知识的多元化融合。例如,在学习藏族歌曲时,引导学生了解藏族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与音乐的关联,将音乐与地理、文化等学科知识相融合。通过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项目式学习,以真实问题为驱动力,创新探索学习实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职业情境融入,岗位能力培养模式重构
在整个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精心创设 STEM 教育时空与情境,投放适宜的教育材料,将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形式。围绕设计符合幼儿认知水平、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线的主题活动的核心任务,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阶梯式早教活动设计任务,达到会实施、会设计引入、会设计社会性活动、全面设计早教活动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讲授基础内容,而是采用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的方式,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构建多维度、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在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整合设计 “探学四步法”,将学习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学中敏锐发现问题,课中通过合作探究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音乐知识进行迁移与升华,并结合岗位场景需求加以运用,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规划知识呈现方式,通过实践获得更为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例如,模拟幼儿园教学场景,让学生以幼儿教师的身份组织 “节日歌曲” 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岗位意识。学生在模拟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借助人工智能筛选、设计合适的教学环节,从而更好地理解幼儿教师的岗位要求。
四、三维浸润赋能,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创新
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STEM 教育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也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全新要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学生活动场景,选取“节日歌曲”为主题的项目模块,模块着重融入了劳动精神、爱国主义、职业道德观、专业自信、民族融合等思政内容,教学时推行以“劳动意识+仁爱之心+感恩之心+爱国情怀”沉浸式课程思政实践活动体系,潜移默化的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以传统节日可应用的场景歌曲为重要载体,涵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劳动热情、提升文化自信、内化价值观念,从多个维度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学习国庆相关歌曲时,探学歌曲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民族情感,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STEM教育理念项目式学习,通过一定时期的内化,实现高于学科知识之上的、学生未来职业和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培养,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教学实现知识与实践、学科与学科间的课程融合,使学生能够完成与岗位实践相关的项目,贴合实际生活需求的将技能转化为能力,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 谢谦宇,蔡迎旗,马雯娟. 整合、迁移、转型:学生STEM活动要素与实践探索[J]. 基础教育研究,2023(9):94-99.
[2] 沈雨桑. STEM教育理念融入学前教育沙水游戏的实践——以小班项目活动《浅水池里的浮船》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22(3):133-135.
[3] 许馨悦. STEM教育理念下学前教育中班科学区角活动的实践探索[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2):51.
注:本文系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STEM教育理念项目式学习探索与实践—以幼儿园场景“节日歌曲”项目为例》(课题批准号:JKBSTEMZXLX20220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