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将健康教育融入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策略

作者

罗春涛 李晓敏

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 401431

摘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以体育教学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的诸多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学习意识以及核心素养,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基于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切实发挥体育课堂的育人功能,既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及体验活动,提高了体育教育活动的质量。在本文中将会重点针对如何融入健康教育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有效策略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较重,每天需要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学习活动中,身体健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频发。而部分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应对高考上,针对高中生所进行的体育课程开发以及教学活动存在局限性。体育教师也未能及时担负起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任务,未能认识到将健康教育融入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项目化教学、游戏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及其他的实践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健康教育和体育课堂融合的效率。在本文中将先分析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康教育的融入策略。

一、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和方法更加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还开设啦啦操、飞盘、武术、太极拳等新兴项目。但是在项目的创新度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的学校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强化体育教学活动,运动APP、运动手环以及其他的智能设备得以运用,使得教学方式的创新更加深入和高效。但是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师仍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下降。

(二)健康意识和健康教育有待强化

家长和学生的健康意识在逐渐增强,但是高中生由于学业繁忙,只能将有限的时间用于开展知识学习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尤其是高三学生类似的现象更为明显。而学校对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关注度不足。所投入的资源相对较少,具有专业健康教育背景的教师数量较少,同时所开展的教育与培训活动次数较少。健康教育的渗透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评价体系和保障活动有待强化

体育教师往往通过学生的体测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采取考试这一单一标准来进行教学评价,有可能挫伤低体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参与态度、技能进步情况等过程性评价标准则相对忽视。还有的教师因担心高中生有可能遇到运动损伤,因此倾向于取消高风险项目,如器械体操和跨栏,教学内容趋于保守化。而教师的健康知识储备不足,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使得这样的“避险”倾向更加明显,教学评价体系和保障活动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二、将健康教育融入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策略

(一)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确立健康教育核心地位

针对健康教育重视度不足、课程活动较少等问题,学校和体育教师要进行及时地应对。在目标的制定阶段,教师可以尝试开展双维目标设计,即设计技能目标和健康目标,进一步确立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例如,在进行田径类的教学活动时,在备课阶段教师便可以将技能目标设计为对相应的运动技能进行讲解,同时增加运动生理学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在田径活动中自身的心率变化情况、身体的能量代谢情况等等。教师可以将健康目标设置为融入若干健康知识点,让学生掌握运动损伤预防以及损伤处理技巧、营养搭配技巧、心理健康调节方法等等。便于学生在进行短跑和长跑训练以后通过心率监测讨论有氧运动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习更多的实用知识和应用技能,并且培养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例如,让学生结合生物课堂上教师所讲述的人体循环系统的相关知识来设计运动负荷实验,在课堂上对运动强度进行变化分析,同时探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等。

(二)积极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健康知识情境化渗透活动

在完成教学目标的重构以后,教师则要基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角度来开展相应的活动设计工作,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开展健康知识的渗透工作,形成多个健康微专题。例如,睡眠管理专题、急救技能专题、体态矫正管理专题等等,以理论加实践的形式嵌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既能达到创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目标,同时还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以体态矫正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平板支撑活动、靠墙站立练习、久坐和久躺危害讨论等活动或者环节,让学生分析脊柱侧弯的危害,总结矫正的措施,从而对体育教学活动产生补充作用。教师在开展正常的运动技能教学和训练时,要确保与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融合,即在技能教学中渗透科学原理。如在进行跳远教学时引导学生解析膝关节受力情况,同时选择正确的运动护具;在进行羽毛球教学时导入运动后乳酸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认识乳酸堆积的生理机制以及放松策略,进行正确的运动后恢复活动。通过类似的实践操作确保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活动。

(三)打造教学评估体系,巩固健康教育成果

教师针对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也要开展一系列的教学评估活动,构建完善的评估体系,开展从单一技能考核到健康素养评估全要素式评价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笔试、开展健康行为记录活动、进行急救实操考核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全面反馈和高效评价。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过程性反馈机制,为学生设计健康档案,记录学生每个阶段的体质变化情况、心理状态、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情况等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同时也便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本文中针对健康教育融入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策略分析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对高中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课程建设会产生积极影响。相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学习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认识到强健的体魄和个人发展之间的联系,并增强和同学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开展后续的研究活动时需要围绕着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积极性,提高互联网和现实生活中的健康教育资源利用率来进行研究活动,从而为健康教育高效融入高中体育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德生.积极心理学在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4,5(24):76-78.DOI:10.20155/j.cnki.issn2096-8485.2024.24.026.

[2]阎智力,羊羽,辛艳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审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4,40(06):8-19.DOI:10.14104/j.cnki.1006-2076.2024.06.02.

[3]孙振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开展的策略研究[J].体育视野,2024,No.105(2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