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周泉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2
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指出当前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学生以及教师和学校层面存在问题,提出涵盖基于核心素养设定阅读目标和采用多样化阅读教学方法,实施有效阅读指导策略以及科学教学评价策略等方面的教学策略。以《乡土中国》《祝福》《项链》等教材中的作品为例,阐述了各策略的具体实施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和综合认知能力,然而当前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整本书阅读的教育价值
整本书阅读能为中职学生提供相较于单篇文章阅读更为丰富完整的知识体系,其具有更连贯的情节,更深入的主题探讨以及更复杂的人物塑造。它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自主规划阅读进度以及理解书中内容并分析情节和人物等,这需要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长期的整本书阅读训练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1]。
(二)核心素养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关系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语言思维以及审美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而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达成这些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可让学生接触到各类文学作品使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感受不同文学体裁的语言魅力,提升语言审美水平。
二、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的问题
中职学生普遍阅读兴趣不高更倾向于娱乐化与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对篇幅长且内容深的整本书缺乏耐心和热情,部分学生觉得整本书阅读耗时费力,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成效,不如借助网络浏览或短视频等途径获取信息轻松快捷。学生阅读基础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在字词理解以及语句分析等方面有困难,这让他们在阅读整本书时遭遇诸多障碍,难以理解书中内容和作者意图。
(二)教师层面的问题
部分教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足,依旧将教学重点放在单篇文章讲解和应试技巧训练上,认为整本书阅读短期内难以对学生考试成绩有明显提升,在教学安排中给予整本书阅读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一些教师自身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力欠缺,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往往只是简单布置阅读任务,缺乏对阅读过程的有效指导和监督,无法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三)学校层面的问题
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语文课程中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时较少,难以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图书馆资源建设有待完善,可供学生阅读的整本书种类有限且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阅读需求。一些学校图书馆管理不规范借阅手续繁琐,影响学生借阅书籍的积极性,缺乏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评价机制,未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和学生对整本书阅读重视不够。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目标设定
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角度出发,阅读目标应聚焦于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以教材中的《乡土中国》为例,该书语言严谨且逻辑清晰包含诸多专业的社会学概念和术语,教师可设定目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梳理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关键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准确阐释,同时要求学生学习作者严谨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写作中尝试运用类似的语言结构和逻辑推理,以此提高自身语言运用能力。
在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上阅读目标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美,以古诗词部分的《登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作品为例,教师可设定目标让学生体会诗歌中优美的语言以及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运用,修辞手法和韵律节奏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鼓励学生进行审美创造,如让学生模仿诗歌的风格进行创作或根据诗歌内容进行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艺术表达,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二)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是实用的教学方法,以《乡土中国》为例,教师在学生阅读前提出如“差序格局和西方的团体格局有什么本质区别?”“礼治秩序在现代社会还有存在的价值吗?”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带着问题阅读以更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2]。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阅读完后教师组织讨论让其分享观点和理解,能进一步深化对书中内容的认识。
角色扮演法能增强学生阅读体验,在阅读《雷雨》(节选)时教师安排学生分别扮演周朴园以及鲁侍萍等角色,让学生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和情感深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和作品戏剧冲突,学生在扮演过程中需仔细研读文本,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情节发展,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审美鉴赏能力,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阅读指导策略
导读阶段教师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理论性较强的《乡土中国》为例,教师可先介绍费孝通先生生平经历以及其创作该书的背景,让学生知晓这是作者深入中国乡村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研究成果,还可结合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等乡村发展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和变迁,以此激发学生通过阅读《乡土中国》寻找答案的欲望,展示书中“差序格局”等有趣观点和案例也能引发学生好奇心[3]。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方法指导,针对篇幅长人物众多且情节复杂的《红楼梦》,教师可教学生绘制人物关系图让学生在阅读时记录主要人物姓名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信息,形成清晰的人物关系网络帮助学生梳理情节理解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和情感纠葛。
(四)教学评价策略
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除教师评价外还可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在阅读《祝福》和《项链》后让学生进行反思自身在阅读过程中是否掌握有效阅读方法以及是否深入理解作品主题等优点和不足的自我评价,之后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对方读书报告和分享会表现等阅读成果,在互评过程中学生可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学习他人优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4]。
以评价学生对古诗词部分《登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作品的阅读为例,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更要注重他们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以及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的表现,查看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诗歌中的字词含义,能否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以及是否能从诗歌中感受情感美和意境美等,根据这样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四、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以后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将整本书阅读教学与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以及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戴铭.中职语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长江小说鉴赏,2024,(36):125-128.
[2]张淑珍.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平凡的世界》为例[J].科学咨询,2024,(10):216-219.
[3]周冠祥.“融·乐”课堂教学理念下智慧课堂精准数据助力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24):51-53+63.
[4]蒋素珍.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以《平凡的世界》为例[J].秦智,2023,(06):118-120.